根據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進行A操作時,通常在蒸發皿內出現_________時即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
(2)圖A~C的裝置和操作中,沒有錯誤的是_____(填序號)。請選擇其中一個有錯誤的圖示,寫出改正方法:________。
(3)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控制該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選用D作發生裝置達不到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如圖為制備CO并還原Fe3O4 的“微型”實驗裝置(夾持儀器等已略去)。已知甲酸的分解反應為:HCOOH H2O+CO↑。
①裝置中氣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CO與Fe3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③該裝置的優點是(寫一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請把圖中虛線框內的導管補畫完整_________。
鐵架臺 較多固體 A 將濃硫酸沿器壁緩緩倒入水中; 將試管放在一個盛冷水的燒杯里 2H2O2 MnO2 2H2O+O2↑ 二氧化錳為粉末 收集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4CO+Fe3O4高溫3Fe+4CO2 節省藥品(污染小、便于控制等) 圖略(要求左側導管伸入溶液中,右側導 管稍露出膠塞) 【解析】(1)根據常見儀器解答;根據蒸發結晶時,通常在蒸發皿內出現較多固體時即停止加熱解答;(...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邵陽市畢業學業模擬考試(二)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下列物質由原子構成的是( )
A. 水 B. 氮氣 C. 食鹽 D. 氖氣
D 【解析】A、水是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由水分子構成的,錯誤;B、氮氣屬于氣態非金屬單質,是由氮分子構成的,錯誤;C、食鹽(氯化鈉的俗稱)是含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錯誤;D、氖氣屬于稀有氣體單質,是由氖原子直接構成的,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研究小組對H2O2分解的各種催化劑的催化效果進行定量對比探究。小組人員選用海藻酸鈉(海藻酸鈉是一種天然高分子物質,在本實驗中性質穩定)作為催化劑支架,制備負載不同催化劑的海藻酸鈉微球,利用數字化手持技術展開探究。
【實驗過程】 取負載各種催化劑的海藻酸鈉微球各30粒分別放入4個錐形瓶中,連接壓力傳感器(如圖1所示)。用注射器分別向每個錐形瓶中注入20 mL濃度為5% H2O2溶液,溶液全部注入瞬間立即采集200 s內壓強數據,最后用軟件繪制實驗圖形如圖2所示(肝臟研磨液富含過氧化氫酶,酶主要成分為蛋白質)。
【實驗分析】
⑴ 寫出b瓶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上述四種中催化效果最差的物質是___。
⑵ a、b、c瓶中的海藻酸鈉微球都浮了起來,主要原因是_______。
⑶ a 、b瓶在60秒左右時壓強突然恢復到常壓,最可能原因是_____。
⑷ 前50秒內,b、c、d瓶中反應速率越來越快,可能原因是_____,實驗中發現a瓶中催化劑的性能隨反應進行越來越弱,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
⑸ 若實驗中過氧化氫溶液完全反應,則本實驗理論上每瓶能得到氧氣的質量為多少__________?(5%的過氧化氫溶液密度約為1g/mL,最終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2H2O2 2H2O+ O2↑ Fe2O3 產生的大量氣體附著在小球表面,浮力變大。 瓶內壓強太大導致沖塞(或注射器活塞飛出) 反應放熱 溫度升高部分蛋白質失去生理活性(酶的活性降低) 0.47g。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探究H2O2分解的各種催化劑的催化效果。【實驗過程】取負載各種催化劑的海藻酸鈉微球各30粒分別放入4個錐形瓶中,用注射器分別向每個錐形瓶中注入20 mL濃度為5...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每組物質中,化學式和俗名不相匹配的是
A. NaOH 燒堿 B. Na2CO3 純堿
C. K2CO3 草木灰 D. CaO 生石灰
C 【解析】A、NaOH 俗稱燒堿,故A正確;B、 Na2CO3 俗稱純堿,故B正確;C、K2CO3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故C錯誤;D、 CaO 俗稱生石灰,故D正確。 點睛∶氫氧化鈉俗稱燒堿,火堿或苛性鈉。碳酸鈉俗稱純堿或蘇打。碳酸鉀是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名詞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 吸附 B. 分餾
C. 燃燒 D. 結晶
C 【解析】化學變化是指變化時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A、吸附,沒有生成其他物質,屬于物理變化;B、分餾是利用液體沸點不同分離液體的一種方法,沒有生成其他物質,屬于物理變化;C、燃燒,生成了其他物質,屬于化學變化;D、結晶,僅是物質狀態的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屬于物理變化。 點睛∶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其他物質生成,化學變化有其他物質生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2018屆九年級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甲和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
(1)t1 ℃時,甲的溶解度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
(2)t1 ℃時,保持溫度和溶劑質量不變,將乙的不飽和溶液變飽和的方法是_________。
(3)t2 ℃時,50 g甲能配成______________g飽和溶液。
(4)將t2 ℃時甲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精確到0.1%)。
等于 向溶液中加固體乙 150 23.1% 【解析】(1)由溶解度曲線分析解答;(2)根據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解答;(3)根據t2 ℃時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4)根據溶解度分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1 ℃時,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2)t1 ℃時,保持溫度和溶劑質量不變,將乙的不飽和溶液變飽和的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固體乙;(3)由溶解度曲線可知,t2 ℃時,甲的溶解度為5...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2018屆九年級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為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結構示意圖,對該元素的認識正確的是
A. m的值為8
B. 是一種金屬元素
C. 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 g
D. 與氫元素能形成化學式為H2Se的化合物
D 【解析】A、根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可知,X=2+8+m+6=34,則m=18,錯誤;B、硒帶“石”字旁,是一種非金屬元素,錯誤;C、由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錯誤;D、硒的原子結構中最外層電子數為6,容易得到2個電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顯-2價,H通常顯+1價,與氫元素能形成化學式為H2Se的化合物,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反應前后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
“○”和“●”表示不同元素的質子
A. 反應物與生成物共有3種物質 B. 反應后原子個數增多
C. 該圖可示意CO與O2反應 D. 反應物中元素的化合價都為0
A 【解析】A. 由圖中信息可知反應前后共3種分子,所以反應物與生成物共有3種物質,正確; B.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錯誤;C. 由圖可知,反應物只有一種,且一個分子由四個原子構成,與CO與O2的分子構成都不同,故不能表示CO與O2的反應,錯誤; D. 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即化合物中每種元素的化合價都不是零,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大慶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碳在氧氣中燃燒,下列說法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A. 3gC和8gO2生成11gCO2 B. 2gC和4gO2生成6gCO2
C. 4gC和5gO2生成9gCO2 D. 5gC和9gO2生成14gCO2
A 【解析】A、由3gC和8gO2恰好完全反應,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11gCO2,故A正確; B、由于2g碳與4g氧氣反應時,碳過量,只有1.5g碳參加了反應,所以生成5.5g二氧化碳,故B錯誤; C、由于4g碳與5g氧氣反應時,碳過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質量不能直接相加,故C錯誤; D、由于5g碳與9g氧氣反應時,碳過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質量不能直接相加,故D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