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是學習化學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質按單質、鹽、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
A.氧氣、碳酸鈣、空氣B.氫氣、硫酸鈉、水
C.生鐵、食鹽、冰水D.金剛石、熟石灰、石油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計算正確的是( )
A.2CO2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2×12+16×2=56
B.Ca(OH)2的相對分子質量=40+16+1×2=58
C.(NH4)2SO4的相對分子質量=(14+1×4)×2+32+16×4=132
D.2H2O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2×1×2+16=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市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開發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有力地促進了我市經濟的發展.
(1)從海水中提取出的粗鹽中除了NaCl外,還含有泥沙等雜質.請完善下列實驗室中除去泥沙等雜質的實驗步驟,并回答相關問題:(如圖1)其中操作1的名稱是 ;在過濾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填儀器名稱);在加熱蒸發過程中,當蒸發皿中 時,停止加熱.
(2)上述除去泥沙后的澄清濾液中,還含有Ca2+、Mg2+等陽離子.要想知道該濾液是硬水還是軟水,可加入 進行檢驗.
(3)海水提取出粗鹽后的母液中,還含有較多的氯化鎂,用氯化鎂可制得金屬鎂.工業上從母液中提取氯化鎂的過程如圖2:反應1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物質X是 (填名稱).
(4)工業上可用電解飽和NaCl溶液的方法制得燒堿、氯氣和氫氣,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5)從如圖裝置中選擇并組裝一套制取干燥氫氣的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為 (用接口處字母填寫).
寫出一個在實驗室中用加熱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堿式碳酸鹽廣泛應用于工農業生產.
(1)某堿式碳酸鹽樣品M(OH)2•MCO3,為確定金屬M的相對原子質量,某研究小組設計如下實驗裝置及步驟(不考慮植物油中溶解CO2產生的影響).
①連接裝置并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準確稱量樣品的質量;③裝藥品,調節量氣裝置兩邊液面相平,讀數;④加熱至樣品質量不再減少;⑤冷卻到室溫;⑥調節量氣裝置兩邊液面相平,讀數、列式計算.
Ⅰ、請將上述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Ⅱ、裝置B的作用是 ,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 ,C中的試劑是 (填字母序號).
a、堿石灰 b、濃硫酸 c、硫酸銅
Ⅲ、步驟⑥中調節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將水準管 (填“緩慢上移”或“緩慢下移”).
Ⅳ、若其它操作均正確,僅因下列因素可使M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結果偏大的是 (填字母序號).
a、反應前量氣管水面到0刻度處,反應后仰視讀數
b、樣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實驗
c、量氣管中未加植物油
(2)實際生產中的堿式碳酸銅可表示為Cu(OH)2•mCuCO3,某研究小組仍使用上述裝置測定m的值,測得3組數據如下表所示.取3組數據的平均值得到CO2的體積為 mL,又已知常溫常壓下CO2的密度為1.964g/L,據此計算m的值.(寫出計算m的過程,最后結果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組別 | 樣品質量 | CO2的體積 |
第1組 | 0.21g | 22.39mL |
第2組 | 0.21g | 22.41mL |
第3組 | 0.21g | 22.40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A.化學變化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所以質量不發生改變的變化就是化學變化
B.化合物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C.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所以帶電的粒子就是離子
D.堿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物質一定是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除去雜質(括號內)的方法正確的是( )
A.CO(CO2):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B NaOH溶液(Na2CO3):加適量稀鹽酸
C.NaCl溶液(鹽酸):加熱蒸發 D.鐵粉(氧化銅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食鹽與水混合得到食鹽水,屬于化合反應
B.有氧氣參加的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C.氧氣具有助燃性,因此氧氣能用作燃料
D.分解反應一定是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