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欲進行粗鹽提純,然后用提純的精鹽配制 50g 溶質質量分數為 15%的氯化鈉溶液,說法正確的是
A. 實驗的步驟為:溶解、過濾、蒸發、轉移、計算、稱取、量取、溶解
B. 蒸發實驗結束后用手拿著蒸發皿小心的放在石棉網上,不可直接放在實驗臺上
C. 把配制好的氯化鈉溶液倒入剛用蒸餾水潤洗過的試劑瓶中,結果會偏大
D. 量取水時,用規格為 50mL 的量筒量取 42mL 蒸餾水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平谷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符號能表示2個氯分子的是( )
A. Cl2 B. 2Cl2 C. 2Cl D. 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錯誤的是( 。
A. 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B.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運動
C. 食物腐敗─分子發生變化
D. 酒精揮發─分子間間隔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四個圖像分別與選項中的操作相對應,其中合理的是
A. 足量磷在充滿空氣的集氣瓶中燃燒
B. 將水通電一段時間
C. 加熱 KClO3 和 MnO2 的混合物制取 O2
D.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歸納法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圖示正確的是
A. 燃燒的條件
B. 物質分類
C. 地殼中元素含量
D. 反應時需點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茂名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在老師的指導下,小華和小明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對氯酸鉀制氧氣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學習。
資料:
①氯酸鉀的熔點約為356℃,二氧化錳的分解溫度約為535℃。用酒精燈給物質加熱,受熱物質的溫度一般約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中,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質量比;
③氯酸鉀分解時,傳感器得到氧氣濃度隨溫度的變化示意圖(圖2)及不同配比時氧氣濃度隨溫度的變化示意圖(圖3)如下:
請回答問題:
(1)二氧化錳在535℃以上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錳和氧氣,其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分析圖2,氧氣的濃度隨溫度升高逐漸減小,在380℃突然增大的原因是氯酸鉀分解溫度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點。
(3)分析圖3,氯酸鉀分解溫度隨物質配比變化的規律是_____________。
(4)為證實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小華利用如圖4裝置進行如表所示的實驗:
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I | 檢查氣密性 | |
II | 分別在“Y”形管兩側支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和氯酸鉀塞緊橡皮塞 | |
III | 分別用酒精燈先后加熱二氧化錳和氯酸鉀,用帶火星木條放在導氣管口。 | 加熱左側支管,可觀察到 加熱右側支管,可觀察到 |
IV | 冷卻后,將“Y”形管左側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錳混入右側支管中,振蕩“Y”形管,加熱,用帶火星木條放在導管口。 | 加熱時間短于步驟III,木條很快復燃。 |
請回答:
①完善步驟Ⅲ中的填空:加熱左側支管,可觀察到_______,加熱左側試管的目的是_______。 加熱右側支管,可觀察到_______
②步驟Ⅳ中,將二氧化錳混入右側支管有余熱的氯酸鉀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③小華認為根據步驟Ⅳ的實驗現象就能說明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觀點,小明認為還需證明在此反應中二氧化錳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變。后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小華完善了實驗方案,最終驗證了自己的結論,則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茂名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縣城利用噴霧酒水車向空中噴射出水霧凈化空氣,其主要作用是
A. 防治酸雨 B. 治理水污染 C. 降低粉塵污染 D. 緩解溫室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阜陽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混合物遇火不可能發生爆炸的是( )
A. 氫氣和空氣 B. 混有面粉的空氣
C. 二氧化碳和空氣 D. 甲烷和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