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探究了可燃物的燃燒條件。已知:白磷的著火點40℃,棉花的著火點150℃。
步驟①:將U型管放入冷水中,打開K1,關閉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氣。兩端棉花都不燃燒。
步驟②:打開K2,關閉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觀察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后,將U型管放入80℃熱水中。兩端棉花都不燃燒。
步驟③:······
步驟④:打開K2,關閉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燃燒著的棉花熄滅。
(1)步驟①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②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③的操作及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步驟④中燃著的棉花熄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未達到著火點時是否燃燒 證明U型管中氧氣已排盡 打開K1,關閉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氣。右端棉花燃燒,左端棉花不燃燒 充入不支持燃燒的二氧化碳,隔絕了氧氣 【解析】(1)步驟①:將U型管放入冷水中,打開K1,關閉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氣,兩端棉花都不燃燒,試驗目的是:探究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溫度未達到著火點時是否燃燒;(2) 打開K2,關閉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輪復習驗收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碳循環和氧循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碳循環和氧循環分別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
B. 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均發生了化學變化
C. 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及碳循環,又涉及氧循環
D. 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
A 【解析】A.碳循環和氧循環分別是指含碳物質和含氧物質的循環;B.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均有物質種類改變,都發生了化學變化C.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轉化即碳循環,又涉及含氧物質的轉化即氧循環;D.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正確,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CO2在高溫下能與木炭反應生成CO。為驗證該反應,某課外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套實驗裝置,裝置圖如下:
(1)根據裝置圖,填寫下表:
儀器標號 | 儀器中所加物質 | 作用 |
A | 石灰石,稀鹽酸 | 石灰石與鹽酸作用產生CO2 |
B | 飽和碳酸氫鈉溶液(與CO2不反應) | 除去CO2中的HCl氣體 |
C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D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E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2)D處要增加的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濃硫酸 除去CO2中的水蒸氣 木炭粉 與CO2在高溫下反應 NaOH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吸收(除去)CO2 酒精燈或酒精噴燈 【解析】(1)C中裝有濃硫酸,濃硫酸有吸水性,故其作用是吸水作干燥劑;D中裝有木炭,作用是在高溫下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E中裝有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未反應的CO2; (2)根據碳與二氧化碳反應需要高溫分析解答。(1)C中裝有濃硫酸,濃硫酸有吸水性,故其作...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圖所示,正確的是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裝瓶。A、取用固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錯誤;B、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時要“左物右碼”,錯誤;C、讀取液體的體積,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錯誤;D、裝瓶后要貼好標簽,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白霧 B. 硝酸鉀不屬于復合肥
C. 棉花、羊毛、蠶絲都是天然纖維 D. 滌綸和乙烯都是有機合成材料
C 【解析】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錯誤;B、硝酸鉀含有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錯誤;C、棉花、羊毛、蠶絲都是天然纖維,正確;D、滌綸屬于有機合成材料,乙烯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不是有機合成材料,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2018年初三一模化學試卷(原創解析) 題型:實驗題
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雞蛋營養價值很高,一個重約50 g的雞蛋,約含7 g蛋白質。蛋黃中富含卵磷脂,卵磷脂可以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上沉積,被稱為“血管清道夫”。一般人群每天吃1~2個雞蛋不會造成血管硬化,但多吃會增加肝、腎負擔。
雞蛋不宜生食,也不建議吃溏心雞蛋。因為生雞蛋中含有抗營養因素,會影響營養素的利用,還可能被沙門氏菌污染。烹調雞蛋達到70~80℃才能殺滅沙門氏菌,當蛋黃凝固時說明溫度已接近。所以最好是蛋黃剛凝固時起鍋,烹調時間過長會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
市售雞蛋常采用三種涂膜保鮮技術,分別是:A-聚乙烯醇溶液涂膜、B-聚乙烯醇和雙乙酸鈉溶液涂膜、C-聚乙烯醇和氫氧化鈣溶液涂膜。三種涂膜劑涂抹于雞蛋表面后,在溫度為20℃、相對濕度為70%的貯藏柜中貯藏30天,測得哈夫單位和蛋黃指數的變化趨勢如下圖所示,其中CK是對照組,哈夫單位和蛋黃指數的數值越小,雞蛋越不新鮮。
雞蛋買回家后,在-1℃、相對濕度80%的條件下儲存,最長可以保鮮6個月。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每100 g雞蛋,約含蛋白質______g。
(2) C-聚乙烯醇和氫氧化鈣溶液涂膜保鮮雞蛋的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3)三種涂膜保鮮技術中,保鮮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進行涂膜保鮮效果的研究中使用了_________方法。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①雞蛋營養價值高,每天可以多吃
②雞蛋煮的時間越長越好,有利于殺滅細菌
③生吃雞蛋、吃溏心蛋和不吃蛋黃,是不科學的做法
14 Ca(OH)2+CO2=CaCO3↓+H2O C—聚乙烯醇和氫氧化鈣溶液涂膜 對比實驗 ③ 【解析】(1)每100 g雞蛋,約含蛋白質=7=14g;(2)用C-聚乙烯醇和氫氧化鈣溶液涂膜保鮮雞蛋的過程中,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3)哈夫單位和蛋黃指數的數值越小,雞蛋越不新鮮,分析兩幅圖可知,三種涂膜保鮮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2018年初三一模化學試卷(原創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A. 硫酸用于除鐵銹 B. 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劑
C.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D.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解析】A、硫酸用于除鐵銹,是利用了鐵銹的主要成分氧化鐵能與硫酸反應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B、生石灰做干燥劑,是利用了生石灰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C、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是因為大理石堅硬等,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莆田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檢查(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電解水實驗,得出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 天然水經過濾后,得到的是純凈水
C. 硬水中加入明礬可轉化為軟水
D. 水是一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
D 【解析】A、由電解水實驗,得出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錯誤;B、天然水經過濾后,還含有可溶性雜質,得到的不是純凈水,錯誤;C、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的鈣、鎂化合物的水,明礬溶解于水形成膠狀物,能吸附水中不溶的雜質沉降下來,不能吸附可溶的鈣、鎂化合物,不能把硬水變成軟水,錯誤;D、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水,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樊片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t2℃時,a、b、c三種物質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
B. t2℃時,將50 g a物質(不含結晶水)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00 g a的飽和溶液
C. 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關系是b>a=c
D. 將c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采用降溫的方法
BC 【解析】試題分析:A、根據溶解度曲線,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c,正確,B、根據溶解度曲線,a物質的溶解度為50g,故t2℃時,將50ga物質(不含結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飽和溶液,正確,C、 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a、b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在t1℃時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質量分數大于...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