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反應A + B D中,加入A、B、C三種物質各10g,加熱至反應結束后,測
得A 已完全反應,生成D18g,則反應后混合物中C和B的質量比為( )
A.5:1 B.5:4 C.5:3 D.5:2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燃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是多種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
B.石油、煤、天然氣是化石燃料
C.氫氣燃燒的熱值高,產物對環境無污染,它是理想的高能和潔凈燃料
D.我國是世界上石油蘊藏量豐富的國家,因此可以無節制地使用石油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A.取塊狀的藥品時,如果沒有鑷子可以用手拿
B.用酒精燈給物質加熱,結束時用嘴吹滅酒精燈
C.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時,滴管下端應緊貼試管內壁
D.用鑷子夾取塊狀固體,放入橫放著的容器口,然后再將容器慢慢豎起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右下圖裝置進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70%。
(1)燃燒、冷卻后打開止水夾,水能進入集氣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
___。
(2)如果鎂條只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則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最多不超過其容積的______%。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其容積的70%,根據空氣的組成可推出減少的氣體中還有氮氣。
【查閱資料】鎂條在氮氣中能燃燒,生成物為氮化鎂固體。
請寫出鎂條在氮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
反思:如果水進入集氣瓶中的體積沒有達到預想的體積數可能原因有:(任寫兩條)
(1) ;
(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完全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結成冰前后,質量保持不變
B.在100g過氧化氫溶液中,含有30 g過氧化氫和70 g水
C.碳完全燃燒后生成CO2,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發生了改變
D.12g碳與40 g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木炭不完全燃燒:
(2)常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3)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表面會出現紅色的固體:
(4)向紫色石蕊試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5)氫在目前的地震預測中被公認為是一種靈敏元素。一般認為,地殼中水蒸氣和氧化亞鐵作用會產生氫氣和氧化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反應前后,下列各項中,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
①原子數目 ②原子的種類 ③分子數目
④分子的種類 ⑤元素的種類 ⑥物質的總質量
⑦物質的種類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⑤⑦ D.③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三位同學對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通入CO2變紅色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問題】是什么物質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假設】(1)是水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濃硫酸不能和CO2反應,能吸收大量水分,可用于氣體干燥。
【實驗】
【實驗分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編有標號儀器的名稱:
① ,② 。
(2)寫出裝置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實驗過程中,裝置C內藍色石蕊試紙的顏色始終沒有變化,這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裝置D中膠頭滴管中的蒸餾水在二氧化碳氣體生成前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未見試紙發生顏色變化,當有二氧化碳通過時發現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此現象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寫出裝置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結論】原假設 成立[選填(1),(2),(3)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