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氧氣獲得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 |
| B. | 工業上從液態空氣中得到氧氣的過程是化學變化 |
| C. | 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常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 |
| D. | 加熱高錳酸鉀可以得到氧氣 |
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 |
專題: |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
分析: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機物和產生氧氣的過程; B、工業制氧氣的原理是分離液態空氣,然后升溫沸點低的先汽化溢出; C、根據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反應原理分析; D、高錳酸鉀受熱能分解產生氧氣. |
解答: | 解:A、空氣中的氧氣主要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其他方法產生氧氣的量很少,光合作用的表達式為:二氧化碳+水 B、工業制氧氣的原理是分離液態空氣,由于氧氣與氮氣沸點不同,由液態變成氣態時,沸點低的氮氣先汽化溢出,該過程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故錯誤; C、過氧化氫制取氧氣時常加入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快化學反應的速率,故正確; D、高錳酸鉀受熱能分解產生氧氣,所以實驗室常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故正確; 故選B. |
點評: | 本題主要考查了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原理、工業制取氧氣的原理及光合作用,在解答此類試題時,要明確反應的實質和原理,方可得出正確答案.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氧氣跟世間萬物如影隨形。下列關于氧氣說法正確的是( )
A. 氧氣從淡藍色液體變成無色氣體,發生了化學變化
B. 凡是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在純氧中也不能燃燒
C. 氧氣可用于動植物呼吸.醫療急救.作燃料以及切割金屬等
D. 用燃著的的木條可區分氧氣和二氧化碳,是利用了氧氣的助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實驗室里加熱30g氯酸鉀(KClO3)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為20.4g。請計算:
(1)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g;(2分)
(2)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中先后順序不正確的是( )
| A. | 給試管中物質加熱,先均勻受熱后集中加熱 |
| B. | 裝置氣密性檢查時,先將導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緊握容器外壁 |
| C. | 托盤天平稱量物質質量時,先調平,后稱量 |
| D. | 使用滴管時,先把滴管伸入試劑中,后用手捏緊橡膠乳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①鑷子、②燒杯、③試管、④膠頭滴管、⑤藥匙、⑥燃燒匙、⑦坩堝鉗、⑧10mL量筒、⑨100mL量筒等儀器,為下列實驗操作各選一種儀器(填相應的序號).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體時用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 ;
(3)取用粉末狀固體的儀器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將活性炭放入硬水中能使其軟化 B.水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
C.電解水時,能量由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D.過濾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雜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丙三種物質均含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單質;甲、乙在常溫下均為液體,在一定條件下
均可分解成丙;它們之間有如右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物質和反應
條件已經略去)。則:甲的化學式為 ;
乙轉化成丙的化學符號表達式為 ;
該反應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