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要熟悉各種儀器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
高錳酸鉀受熱時能夠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
為了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通常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不同的實驗裝置,優缺點不同.
解答 解:(1)圖中①的儀器名稱是錐形瓶,常用作反應容器.
故填:錐形瓶.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要加熱,選擇的發生裝置是B,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故填:B;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實驗過程中,觀察到裝置F中的水變為紅色,這是因為試管口沒有塞一團棉花,高錳酸鉀通過導管進入水槽中,導致水槽中的水變成了紅色;
為了防止實驗過程出現上述現象,相應的改進措施是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故填:試管口沒有塞一團棉花;在試管口塞一團棉花.
(4)若用D收集一瓶氧氣,驗滿的方法是: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已經收集滿.
故填: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已經收集滿.
(5)裝置A和C相比較,A裝置的優點是:通過長頸漏斗可以隨時添加液體藥品.
故填:可以隨時添加液體藥品.
點評 合理設計實驗,科學地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是得出正確實驗結論的前提,因此要學會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為學好化學知識奠定基礎.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 |
B. | 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 |
C. |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 |
D. |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CO3 | B. | Al(NO3)3 | C. | Fe(NO3)3 | D. | Fe2(SO4)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 | B. | +3 | C. | -3 | D.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 | 取四支試管,各取少量的A、B、C、D溶液,分別先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 B溶液變紅色,D溶液變成藍色.A、C溶液都 呈紫色. | B是稀硫酸 D是澄清石灰水 |
② | 另取二支試管,各取少量的A、C溶液,分別先滴入硝酸鋇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 | A有白色沉淀 C無現象 不用填 | A是硫酸鈉溶液 C是氯化鈉溶液不用填 |
實驗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③ | 取該溶液少量試管E中,加入硝酸鋇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不能確定猜想 (1) 一定成立 |
④ | 取該溶液少量試管F中,加入加入稀鹽酸,加熱 |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 | 猜想(2)或(3)可能成立 |
⑤ | 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鋇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3)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子在不斷運動著的 | B. |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 ||
C. | 分子是看不見的粒子 | D. | 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