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教育部下發通知:凡進入中小學的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一律不準吸煙.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師生吸食“二手煙”.從分子和原子的有關知識來看,造成非吸煙者在公共場所吸食“二手煙”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子在不斷運動 B. 分子之間有間隔 C. 分子的體積很小 D. 分子的質量很小
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專題: 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 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非吸煙者往往因吸煙者吸煙造成被動吸煙,是因為煙氣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非吸煙者被動吸入二手煙而危害健康.
A、由于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這是造成非吸煙者被動吸煙的主要原因,故選項正確.
B、由分子的性質可知,造成非吸煙者被動吸煙的主要原因與分子間有間隔無關,故選項錯誤.
C、由分子的性質可知,造成非吸煙者被動吸煙的主要原因與分子體積大小無關,故選項錯誤.
D、由分子的性質可知,造成非吸煙者被動吸煙的主要原因與與分子質量大小無關,故選項錯誤.
故選:A.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
| B | 20℃時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甲 |
| C | t℃時,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
| D | 將45℃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時,兩溶液均會析出晶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鎂帶在耐高溫的密閉容器中(內含空氣)加熱發生反應3Mg+N2Mg3N2,下列圖中能正確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質總質量變化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圖回答問題:
(1)t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甲 乙(填“>”、“=”或“<”).
(2)若想從甲的飽和溶液中獲得甲晶體,常采用 ) 方法.
(3)t2℃時,將15克甲放入裝有50克水的燒杯中,所得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4)A點狀態中乙溶液屬于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反應有不同的分類方法.關于對下列反應的分類錯誤的是( )
A. 8Al+3Fe3O44Al2O3+9Fe屬于復分解反應
B. C+O2CO2屬于放熱反應
C. NaOH+HCl═NaCl+H2O屬于中和反應
D. CaCO3CaO+CO2↑屬于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分別是鈉、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關信息和原子(或離子)結構示意圖.請你回答:
(1)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
(2)鈉、氧兩種元素的最本質區別--------- ;
(3)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是 ------- (填序號);
(4)鈉原子的化學反應容易 -------- 電子達到穩定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H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物質,已知A為金屬氧化物,C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D為藍色沉淀,G和H均為只含一種溶質的溶液,甲為鎂粉和鋅粉的混合物.“→”表示物質間存在相應的轉化關系(部分生成物未標出),他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 ;D的化學式 ;
(2)寫出B與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將溶液G和甲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無色氣體放出,則濾渣中一定含有 .
(4)舉出B物質在農業生產中的一種用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