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認識常用儀器的名稱;
(2)稀鹽酸能和石灰石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選擇制取裝置,根據氣體的性質來選擇收集方法;
(3)根據加熱碳酸氫鈉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進行解答;
(4)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能溶于水進行解答.
解答 解:(1)儀器①是鐵架臺,②是集氣瓶;故填:鐵架臺;集氣瓶;
(2)碳酸鈣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或CaCO3+2HCl═CaCl2+CO2↑+H2O),碳酸鈣是固體,稀鹽酸是液體,反應是在常溫下進行的,故選擇裝置B來制取,二氧化碳比空氣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填:B;D;碳酸鈣+鹽酸→氯化鈣+水+二氧化碳(或CaCO3+2HCl═CaCl2+CO2↑+H2O);
(3)加熱碳酸氫鈉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碳酸氫鈉$\stackrel{加熱}{→}$碳酸鈉+水+二氧化碳(或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該反應是固體且需要加熱的反應,所以若用此法來制取CO2,應選用的發生裝置為A;故填:碳酸氫鈉$\stackrel{加熱}{→}$碳酸鈉+水+二氧化碳(或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A;
(4)要測量二氧化碳的體積只能用排水法,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從而測二氧化碳的體積,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層植物油,以防止二氧化碳與水接觸,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沒有明顯影響.故填: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無.
點評 此題考查了氣體發生裝置以及收集裝置的選擇,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氣體發生裝置的選擇要看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反應物是固體,反應需要加熱,則選擇A裝置,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則選擇B裝置,氣體收集裝置的選擇要看氣體的密度與空氣比較或看氣體的溶解性,比空氣密度大的氣體,用向上排空氣法,比空氣密度小的氣體,用向下排空氣法,不易溶于水的氣體,用排水法收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食物 | 蘋果 | 葡萄 | 牛奶 | 玉米 |
pH | 2.9~3.3 | 3.5~4.5 | 6.3~6.6 | 6.8~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