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和環境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請回答下列有關能源和環境的問題: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_____,它約占空氣總體積的_____。
(2)煤、石油和_____通常稱為三大化石燃料。
(3)防PM2.5的專用口罩里使用了活性炭,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該性質屬于_____性質(填“化學”或“物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研究小組為驗證鐵、銅、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設計如圖甲所示三個實驗(三種金屬均已用砂紙打磨過,其形狀和大小相同,稀鹽酸的濃度和用量也相同).
(1)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實驗B的銅片表面有銀白色固體附著,且溶液由無色變為______色,這說明銅比銀的金屬活動性______(選填“強”或“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甲同學認為通過實驗A和C可比較鋅和鐵的金屬活動性,他依據的實驗現象是______.
(3)乙同學認為僅僅通過上述實驗不足以得出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因此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乙同學又補做了一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且實現了探究目的.
乙同學的實驗:X是金屬______,Y是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人們在工作、生活中,為防止事故發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確的是( )
A. 油鍋中的有著火用鍋蓋蓋滅 B. 冬天用煤取暖時封閉門窗
C. 到煤窖中挖煤用火把照明 D. 廚房內煤氣泄漏打開排氣扇通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進行探究。
(1)如圖所示裝置和藥品進行實驗,實驗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
(2)小明同學認為可用木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麗同學認為不可以,其原因是_____。
(3)小芳同學用鎂條代替紅磷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結果卻發現倒吸的水量遠遠超過集氣瓶的.小組內同學幫她仔細檢查,發現裝置的氣密性及操作步驟均無問題。你認為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小組內同學反思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后認為: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擇或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金屬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請回答:
(1)用鐵制作鐵鍋是利用了鐵的_____性,用銅絲制作導線是利用了銅的_____性。
(2)“濕法煉銅”是利用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制取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3)我國古代將爐甘石(ZnCO3)赤銅(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熱到約800℃,得到一種外觀似金子的鋅和銅的合金,試寫出其中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提示:ZnCO3加熱可分解為Z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你能聞到蘋果散發出的香味,由此可以說明的是:
A. 分子之間有間隔
B.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D. 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使用含磷洗滌劑(含有Na5P3O10)會引起水域含磷量升高,造成環境污染,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價是( )
A. ﹣3 B. +2 C. +3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制炭機能將秸稈轉化成炭,降低了環境污染,提高了農民收入,炭在空氣中燃燒的必備條件是______,把炭做成空心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咸陽市秦都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的實驗裝置探究可燃物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
(査閱資料)
五氧化二磷白煙有毒,會刺激人的呼吸道,白磷的著火點40℃,紅磷的著火點240℃。
(實驗與事實)
Ⅰ.甲組同學依據圖甲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如下的實驗現象:
A.薄銅片上紅磷不燃燒 B.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C.薄銅片上白磷燃燒
請用上述實驗現象的序號填空:
①根據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對比得出: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②根據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對比得出:可燃物燃燒溫度要達到它的著火點。
Ⅱ.乙組同學依據圖乙進行實驗(夾持儀器略去),實驗過程:
①通入N2,點燃酒精燈,一段時間后,a、b中均無明顯現象;
②只加熱b干燥管,立即改通02,a中無明顯現象,b中紅憐燃燒。
(1)實驗過程中,能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過程②中,對比a、b中的實驗現象,可知可燃物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與拓展)
(1)乙組實驗①中通人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環保角度分析,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組實驗更優秀。
(4)圖丙熄滅蠟燭火焰的方法中,利用“將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原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