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測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實驗室只提供一瓶未標明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和必要的儀器.
(1)你認為能測出的質量分數的是 _________ 合金.
(2)取該合金的粉末26g加入該硫酸充分反應,所加稀硫酸與生成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①生成氣體的質量為 _________ g.
②請計算該合金中銅的質量分數.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防止食品腐敗,在許多食品包裝盒中都有一包黑色粉末。這種粉末是一種除氧劑。該粉末沒有失效時呈黑色,失效后帶有紅棕色。為了確定該粉末的成分,小明做出了以下的【猜想】
猜想1:該粉末是木炭粉
猜想2:該粉末是鐵粉
猜想3:該粉末是木炭粉和鐵粉的混合物
小明取沒有失效的該粉末,分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如下實驗,填寫表中空格。
試驗操作 | 試驗現象 | 猜想是否成立 | |
實驗1 | 加入足量的硫酸銅溶液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1:不成立 |
實驗2 | 加入足量的 稀鹽酸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猜想2:成立 |
實驗3 | 用磁鐵吸引 | 粉末被全部吸引 | 猜想3:③_________ |
【交流與反思】
根據失效后的顏色判斷,該粉末失效的原因是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質后得到的紅棕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⑤____________(填物質的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第四套人民幣硬幣中含有金屬鎳(Ni),鎳及其化合物能發生下列反應:
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③NiO2+4HCl=NiCl2+Cl2↑+2H2O
分析化學方程式,回答以下問題:
(1)金屬鎳((Ni)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 ;
(2)反應②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 _________ 反應;
(3)反應③中Ni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 _________ (填“不變”、“升高′“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交警對涉嫌酒駕的司機進行檢測時,可作用如下化學反應原理
C2H5OH+4CrO3(橙紅色)+6H2SO4═2X(綠色)+2CO2↑+9H2O,則物質X的化學式為( )
| A. | Cr2(SO4)3 | B. | CrSO4 | C. | Cr2O3 | D. | CrS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是三種常見的含鈣化合物,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部分產物略去):
(1)A物質的化學式是 _________ ,B物質的俗稱是 _________ .
(2)B的澄清溶液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其實驗現象是 _________ .
(3)餅干中常添加C物質,其作用是 _________ .
(4)寫出B物質與Na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生活中下列做法不科學的是( )
A. 聚氯乙烯薄膜用于食品包裝
B. 盡量不選擇合成纖維類材料縫制貼身衣服
C. 洗滌劑作乳化劑,用來清除油污
D. 食用“加鐵醬油”可預防缺鐵性貧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化學實驗探究課上,化學老師交給化學興趣小組一包可能含有Na2SO4、NaNO2(亞硝酸鈉)、NaCl(至少含有兩種物質)的白色粉末,請你和同學們一起參與探究該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
(1)提出問題:該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查閱資料
化學式 | 酸堿性 | 與稀鹽酸作用 | 毒性 |
NaNO2 | 堿性 | 放出棕紅色氣體 | 有 |
NaC1 | 中性 | 不反應 | 無 |
(3)提出猜想:
猜想Ⅰ:只含有NaCl、Na2SO4 猜想Ⅱ:只含有NaCl、NaNO2
猜想Ⅲ:只含有 猜想Ⅳ:含有NaCl、Na2SO4、NaNO2
(4)進行探究
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步驟一 | 取少量固體樣品于兩支試管中,加蒸餾水溶解,向試管1滴入無色酚酞溶液,向試管2滴入過量的氧化鋇溶液. | 試管1:溶液變紅色 試管2:無明顯現象 | 一定有 , 一定沒有 . |
步驟二 | 另取適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溶解,滴加硝酸銀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產生 | 一定有 . |
(5)通過實驗,猜想 成立.
(6)寫出步驟二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 .
(7)拓展:粗鹽中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雜質,粗鹽提純的基本操作步驟是溶解、 、蒸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