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應3Cu+8HNO3=3Cu(NO3)2+2X↑+4H2O中的X的化學式是( )
A. N2 B. NO C. NO2 D. N2O5
B 【解析】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反應前有24個氧原子、3個銅原子、 8個氫原子、8個氮原子,反應后有3個銅原子、 8個氫原子、22個氧原子、6個氮原子,所以一個X的分子中有1個氧原子、1個氮原子;X的化學式為NO ,選B199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于發現C60有重大貢獻的三位科學家,現在C70也已制得。下列關于C70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C70是一種化合物
B. C70這種物質是由碳原子構成的
C. C70屬于單質
D. C70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40g
查看答案關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都是無色有毒的氣體
B. 都是氧化物,都能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
C. 都能溶于水,并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D. 都能用碳和氧氣反應制得
查看答案將N2、CO、CO2 的混合氣體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熱CuO后,冷卻至室溫,剩余氣體是 ( )
A. N2、CO B. N2 C. CO2 D. N2、CO2
查看答案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A、B、C、D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質量/g | 4 | 6 | 111 | 4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15 | 0 | 84 |
A. 密閉容器中發生的化學變化屬于化合反應
B. 密閉容器中發生的化學變化屬于分解反應
C. 該反應中A、B、C、D四種物質(參加反應或生成)的質量比為26∶9∶111∶80
D. 反應后密閉容器中A的質量為22 g
查看答案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氣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應該采用的方法是( )
A. 把混合氣體點燃
B. 把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石灰水
C. 把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CuO粉末
D. 把混合氣體由一個容器傾倒到另一個容器里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一零一中學2018屆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實驗裝置被稱為“人工樹葉”。產物C3H8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可用作燃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C3H8O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3:8
B. 該裝置的總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C. 此反應中消耗3個CO2分子,就產生5個O2分子
D. 該裝置被稱為“人工樹葉”的主要原因是模擬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D 【解析】A. C3H8O中,碳、氫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質量比3:8,故元素的質量比不可能為3:8,錯誤; B、該反應的生成物是C3H8O和氧氣,故不是化合反應,錯誤; C、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6CO2+8H2O 2C3H8O+9O2,故3個CO2分子,產生4.5個O2分子,錯誤; D、該裝置被稱為“人工樹葉”的主要原因是模擬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正確。故選D。 ...下列實驗操作一定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檢驗氧氣 | 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集氣瓶瓶口 |
B | 鑒別H2和CH4 | 分別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燒杯 |
C | 檢驗CO2中含有的少量CO | 將氣體點燃 |
D | 比較Zn、Cu、Ag的金屬活動性 | 將Zn和Ag分別放入CuSO4溶液中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下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下列有關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實驗前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 紅磷熄滅后應立刻打開彈簧夾
C. 最終瓶中剩余的氣體是純凈的氮氣
D. 實驗時,只取用極少量紅磷,可減少污染且不影響實驗結果
查看答案現代社會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下列圖示中,不是利用環保新能源發電的是( )
A.太陽能發電 B.風力發電 C.潮汐和海風發電 D.火力發電
查看答案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S+O2SO2↑
B. Cu+2HCl=CuCl2+H2↑
C. 2Al+3CuSO4=Al2(SO4)3+3Cu
D. 2Fe+6HCl=2FeCl3+3H2↑
查看答案鎂有“國防金屬”的美譽。在元素周期表中,鎂元素的信息如下圖所示,對圖中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鎂為金屬元素 B. 核外電子數為12
C. 元素符號為Mg D. 鎂原子的質量為24.31g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日常飲食應注意均衡搭配。下列食物中富含維生素的是
A. 面條、米飯 B. 魚肉、雞蛋 C. 水果、蔬菜 D. 動、植物油
C 【解析】A、面條和米飯中富含糖類,故錯誤;B、魚肉和雞蛋中富含蛋白質,故錯誤;C、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維生素,故正確;D、動植物油中富含油脂,故錯誤。故選C。下列生活中常見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 葡萄釀酒 B. 木炭燃燒 C. 食物腐爛 D. 冰雪融化
查看答案1860年,英國化學家法拉第在為少年兒童所做的化學講座中用蠟燭和玻璃導管做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子母火焰”實驗,如圖。
①他將玻璃導管的一端插入蠟燭火焰(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后,把燃著的火柴放在導管另一端的尖嘴處,發現尖嘴處也出現了火焰(子火焰)。
②他用濕冷的毛巾包住導管,發現子火焰熄滅。
③拿下導管去掉毛巾,發現導管內壁附有冷凝的固體。
請根據以上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導管內冷凝的固體的主要成分應該是_______。
(2)子火焰中的可燃物是______________,蠟燭能產生子母火焰這一現象是由石蠟的性質決定的,其中,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成功的關鍵有兩點:一是做該實驗時,導氣管不宜過長,否則不能產生子火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二是導氣管必須插入到母火焰的焰心處,若是插到外焰中也不能產生子火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蠟燭火焰分為________層,溫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下列是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基本操作。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①所示,手握細口瓶傾倒液體時,細口瓶標簽的一面要_____________,瓶塞__________放在桌面上。
(2)如圖②所示,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蓋滅后輕提一下燈帽,再重新蓋好。對其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填序號)。
A.平衡氣壓,方便取下燈帽
B.揮發水分,利于點燃酒精燈
C.減少揮發,利于節約酒精
(3)如圖③所示,如果試管內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質時,清洗試管一般先用試管刷蘸去污粉_______,再用自來水沖洗和蒸餾水潤洗,然后倒放在試管架上晾干。
查看答案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和進行探究活動的基礎和保證,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我能寫出化學儀器名稱及主要用途。
寫出①②③的名稱: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寫出④⑤主要用途: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寫出實驗操作注意事項。
①實驗室里熄滅酒精燈火焰時,應該用_______蓋滅;
②在實驗室有些玻璃儀器是不能被加熱的,如_______(舉一例);
③在實驗室里用量筒讀取液體體積時,視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實驗室里傾倒液體藥品時,應使標簽對著手心,否則可能導致________。
查看答案根據化學實驗操作規則,請用適當的數據填空:
(1)向酒精燈里添加酒精,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_______。
(2)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應使用試管夾,夾在離試管口大約_______處;試管里的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_______;試管口斜向上,且與桌面成_______角;試管口不要對著自己或他人。
(3)取用液體藥品時,若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昌平臨川育人學校2017-2018學年七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鑒別空氣和呼出氣體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觀察氣體顏色 B. 用燃著的木條檢驗
C. 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 D. 用手在集氣瓶口扇動,聞氣體的氣味
B 【解析】A、空氣、人呼出氣體兩種氣體都是沒有顏色的氣體,所以用觀察顏色的方法無法鑒別,錯誤;B、把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燃燒無明顯變化,則是空氣;若木條熄滅,則是呼出的氣體,正確;C、把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現象并不明顯變化,錯誤;D、空氣、人呼出氣體兩種氣體都是沒有氣味的氣體,所以用聞氣體氣味的方法無法鑒別,錯誤。故選B。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為了測定某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小群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將雞蛋殼洗凈、干燥并搗碎后,稱取10g 放在燒杯里,然后往燒杯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90g,充分反應后,稱得反應剩余物為96.7g.(假設其他物質不與鹽酸反應)
(1)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多少克?
(2)計算該雞蛋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3)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電解5.4g水生成氫氣多少克?同時生成氧氣多少克?生成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多少?(氫氣密度為0.09g/L)
查看答案已知草酸(C2H2O4)在受熱和濃硫酸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分解生成三種常見的氧化物。小軍、小梅、小明和小虎組成的合作學習小組通過實驗對分解的產物展開了探究。
⑴ 小軍首先根據題給信息,推測出生成物中含有水。這一觀點得到了組內其他同學的認同。
⑵ 合作學習小組對分解生成的其它產物進一步進行猜測和驗證:
【假設1】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小梅設計實驗1: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小梅據此判斷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設2】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小明設計實驗2:小明用右圖裝置進行實驗,從而證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根據小明的實驗,請回答:A裝置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⑶ 討論交流:小虎認為,小明設計的“實驗2”不需要B裝置也能夠推斷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虎的觀點?_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
請說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后認為,從環保的角度看,“實驗2”裝置還有一個缺陷。該缺陷是:____________。
⑷ 寫出草酸在受熱和濃硫酸作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分解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下圖是實驗室制取和收集一些氣體的裝置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1)寫出圖中序號對應的儀器名稱:①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2)寫出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實驗室要利用上述裝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O2,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標號)。
(3)實驗室制備甲烷的發生裝置類似于用KMnO4制取氧氣,推測制備甲烷的反應物是
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CH3COONa固體和堿石灰 B.Al4C3固體和水 C.CO和H2
(4)寫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檢查裝置A氣密性的操作和現象是:先用夾子夾住導氣管中的橡皮管,再向①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靜置一段時間,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氣密性良好。
(5)小麗欲使用圖F裝置收集較純凈的氧氣,則應先將裝置中裝滿水,再將氣體從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A-E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如下轉化。已知A,B均為黑色固體,C,E為氣體,且E易與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使人中毒。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B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填A或B);物質X的化學名稱為_______。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熱反應②所得溶液,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在反應⑤中表現出的可用與冶金工業 的主要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控制變量法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請你根據實驗圖示和資料信息回答有關問題。
資料信息:白磷和紅磷的著火點分別是40℃、240℃。
(1)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是因為__________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燒,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讓水中的白磷在水中燃燒,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以上實驗事實證明,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 沒有與氧氣接觸 通入氧氣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解析】(1)紅磷的著火點是240℃,水浴溫度最高能達到100℃,故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不能燃燒; (2)水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接觸,故不能燃燒; (3)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即可燃燒; (4)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為了適應火車提速,滬寧線上原有的短軌已全部連接為超長軌。工程技術人員常用鋁和氧化鐵在高溫條件反應生成氧化鋁和鐵來焊接鐵軌間的縫隙,化學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金剛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由于金剛石和石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因而物理性質有很大的差異。木炭、活性碳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可以用來除去一些食品和工業產品里的色素和有臭味的物質,木炭、活性炭的這種性質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素有黃河之腎之稱的黃河甘南濕地日趨萎縮,生態環境惡化加劇。
(1)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今年世界濕地日的口號是“攜手保護濕地,應對氣候變化”。濕地的物種資源豐富,分布著大量的植物群落,可以緩解溫室效應。濕地緩解溫室效應主要是通過光合作用實現的,其過程可以表示為:淀粉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2)“濕地水體富營養化”是保護濕地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引起濕地水體污染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下圖是“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轉變為無毒氣體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圖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 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分的
C. 此反應有單質生成
D. 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的個數比為1∶1
查看答案在反應3Cu+8HNO3=3Cu(NO3)2+2X↑+4H2O中的X的化學式是( )
A. N2 B. NO C. NO2 D. N2O5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氣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應該采用的方法是( )
A. 把混合氣體點燃
B. 把混合氣體通過足量的石灰水
C. 把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CuO粉末
D. 把混合氣體由一個容器傾倒到另一個容器里
B 【解析】A、二氧化碳不能點燃,錯誤; B、二氧化碳可以與石灰水反應,而一氧化碳不能,正確; C、一氧化碳可以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不能除去二氧化碳,錯誤; D、把混合氣體由一個容器傾倒到另一個容器里時不能除去二氧化碳,錯誤。故選B。鑒別CO、CO2兩種氣體,不可行的方法是( )
A. 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 B. 將氣體分別通入石蕊試液
C. 往兩種氣體中加入活的小害蟲 D. 將氣體分別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查看答案下列現象可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 10g水受熱變成10g水蒸氣
B. 紙在空氣中燃燒后化為灰燼,灰燼質量比紙的質量小
C. 5g蔗糖溶于95g水中,總質量為100g
D. 50ml水加入50ml酒精,總體積約為100 ml
查看答案下列物質中屬于鹽的是
A.Ca(OH)2 B.H2SO4 C.CuSO4 D.Fe3O4
查看答案請依據下列信息回答有關問題:
Cl2是一種黃綠色、具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其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NaClO)和水。Cl2可用于漂白紙張,布匹以及消毒飲用水等。在實驗室里常用下述反應制取氯氣: Mno2+4HCI(濃)= MnCl2+2H 20 +Cl2
(1)寫出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選擇A發生裝置應考慮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圖所示,在實驗室里制取氯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氯氣選用D裝置,請推測其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圖所示,若選用B、E組合在實驗室可制取________氣體,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5)25g大理石與稀鹽酸完全反應后,可生成二氧化碳氣體8.8g,請計算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NaOH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試劑
(1)向在空氣中長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鹽酸時,意外發現有氣泡產生,請解釋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2)怎樣檢驗長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是否還有NaOH。(寫出方法、現象、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內部摸底(二、3月)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1)畫出只證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的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圖所示是“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出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簡述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
②該實驗能否驗證質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
Fe+CuSO4=Cu+FeSO4鐵釘表面有紅色固體生成,溶液從藍色變成淺綠色( 能,這是個化學反應,反應前后質量相等 【解析】(1)證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氣的圖為:; (2)①由于鐵的活動性比銅強,所以鐵可以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并附著在鐵的表面,溶液變成為硫酸亞鐵的淺綠色溶液,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Cu+FeSO4;②分析實驗原理和實驗現象可知,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反應原理。
(1)乙醇(化學式為C2H5oH)用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電解食鹽水可得到燒堿、氫氣和氯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鈣、碳酸鈉和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某學生為了確定其組成,作如下實驗,請根據下列實驗現象進行推斷:
(1)在試管中加入少量粉末,注入足量的蒸餾水充分振蕩,得到無色透明溶液;
(2)取(1)中少量溶液,滴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
(3)取(1)中少量溶液,滴入石蕊,溶液變藍色;
則該白色粉末一定含有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在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濾渣上滴加稀鹽酸時有氣泡產生。則反應后所得濾渣中一定含有 ;反應后所得濾液中一定含有 ;有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寫一個即可)
查看答案如圖是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30 ℃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________g。
(2)50 ℃時,將40 g該物質加入到100 g水中,攪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將該溶液降溫到20 ℃時可析出晶體________g。
查看答案(1)硬水中含有較多的Mg2+和________,所以燒過后有很多水垢,除水垢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個即可)
(2)食鹽水中含有雜質CaCl2和Na2SO4,依次加入過量的BaCl2和Na2CO3溶液后過濾,濾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___;食鹽水中通NH3和CO2,可制得小蘇打和一種氫肥,該氮肥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內部摸底(二、3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組物質中,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單質的順序排列的是
A. 稀鹽酸、干冰、金剛石 B. 冰水混合物、液氧、火堿
C. 碘酒、高錳酸鉀、鎂 D. 加碘食鹽、水、氧化鐵
A 【解析】A、稀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干冰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有一種是氧元素,屬于氧化物;金剛石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屬于單質; 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不符合題意;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屬于混合物;高錳酸鉀是由鉀、錳、氧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不符合題意;D、加碘食鹽中含有氯化鈉、碘酸鉀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水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有一種是氧...下列歸納中有錯誤的一組是
A. 常見的氮肥:尿素、氨水
B. 常見干燥劑:固體氫氧化鈉、濃硫酸
C. 常見的還原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D. 常見的合金:生鐵、鋼
查看答案下列物質長期暴露在潮濕的空氣中,質量會增加且沒有變質的是
A. 燒堿固體 B. 濃硫酸 C. 濃鹽酸 D. 生石灰
查看答案河南名吃胡辣湯營養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A. 小麥粉 B. 大蔥 C. 牛肉 D. 紅薯粉條
查看答案下列利用化學反應獲得電能的是
A. 太陽能發電 B. 風力發電 C. 火力發電 D. 水力發電
查看答案學習化學一年后,同學們對課本上“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一般可以將位于其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以及“支持燃燒的氣體一般是氧氣”這兩句話產生了質疑。在老師的幫助下,用金屬鈉來探究下列問題:
【提出問題】(1)金屬鈉能否置換出硫酸銅溶液中的銅?
(2)金屬鈉能否在其他氣體(如:CO2)中燃燒?
【查閱資料】(1)金屬Na性質活潑,常溫下,它極易與氧氣反應生成白色固體氧化鈉,氧化鈉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鈉。金屬鈉還可以與水劇烈反應放出氫氣。
(2)碳酸鈉溶液呈堿性、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實驗探究】
實驗一:①在實驗室中,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
②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一小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溶液中出現藍色沉淀,但沒有紅色的物質析出;
③按照步驟②將金屬鈉投入水中,待反應結束后滴加酚酞溶液,發現溶液變紅。
實驗二:將燃燒的鈉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氣瓶中,觀察到鈉在CO2中繼續燃燒,反應后冷卻,瓶內附著黑色顆粒,并粘附著白色物質。
【問題討論】
(1)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上述資料寫出鈉塊投入水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二中生成的黑色顆粒是____________,而白色物質可能是什么呢?
① 同學們圍繞白色物質可能是什么產生如下猜想:甲認為白色物質是氧化鈉,乙認為是碳酸鈉,丙認為是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物,丁認為是氫氧化鈉。
我認為丁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對白色物質是什么進行實驗再探究,方案設計如下:
方案1:取該樣品少量于試管里,加入適量的水,振蕩,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觀察到溶液變成紅色,結論:白色物質中一定有氧化鈉。
方案2:取該樣品少量于試管里,滴加足量鹽酸,溶液中有氣泡冒出,結論:白色物質中一定有_______。
方案3:取該樣品少量于試管里,加入適量的水,振蕩,過濾,向濾液中加入過量的_______溶液(供選試劑:A.石灰水B.氯化鈣溶液 C.硫酸銅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然后過濾,再向溶液里滴加無色酚酞試液,無明顯現象出現。則______(在甲、乙、丙中選)的猜想成立。
③ 評價與反思:小娟同學認為實驗方案1得出的結論不正確,其理由是__________;
【拓展應用】測定實驗中使用的標有質量分數為16%的鹽酸(圖1)的實際質量分數。
為了測定,小明配制了20%的氫氧化鈉溶液100g。然后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配得的氫氧化鈉溶液,再逐滴加入該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測得剩余物總量為45 g。整個實驗過程用pH測定儀測定滴加過程中溶液的pH。圖2為測定儀打印出的滴加鹽酸的質量與溶液pH的關系圖。
請以此次測定的數據,列式計算該鹽酸的實際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
(4)該鹽酸的實際質量分數與標簽上標出的質量分數不一致的可能原因______(不考慮誤差)。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業水平模化學擬題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校實驗室有一瓶保管不當的試劑,其殘缺的標簽中只剩下“鈉”和“10%”字樣,已知它是初中化學常用的試劑,小強和小華同學對這瓶試劑很感興趣,決定對其成分進行探究:
(1)【提出問題】這瓶試劑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討論】根據受損標簽的情況判斷,這瓶試劑不可能是_______ .
A. 酸 B. 堿 C. 鹽
(2)【查閱資料】Ⅰ、初中化學常見的含鈉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
Ⅱ、測定室溫(20℃)時,四種物質的溶解度的數據如下:
物質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得出結論】小華根據試劑瓶標注的溶質質量分數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數據判斷,這瓶試劑不可能是________.
(3)【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________溶液;③可能是NaCl溶液
(4)【設計并實驗】
①小強取樣品少量,滴加無色酚酞試液,液體變紅色他認為猜想①正確,他的判斷是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小華為了檢驗該溶液到底是什么又進行了如下實驗:取樣品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鈣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②正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A NaHCO3 Na2CO3 Na2CO3溶液也顯堿性 Na2CO3+CaCl2=CaCO3↓+2NaCl 【解析】(1)A、酸中不含鈉元素,不可能是酸。B氫氧化鈉屬于堿,可能是氫氧化鈉。C、氯化鈉、碳酸鈉、硫酸鈉屬于鹽,可能是鹽。故選A。(2)20℃時,NaHCO3的溶解度為9.6g,該溫度時,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100%=≈8.8%,即溶質質量分數最大是8.8%,故填NaH...水與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請回答:
(1)下列物質溶于水后溶液溫度明顯降低的是 (填序號).
A.氫氧化鈉 B.氯化鈉 C.硝酸銨 D.濃硫酸
(2)小明去金牛湖游玩時,裝了一瓶金牛山下的泉水,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制取蒸餾水.
請回答:
Ⅰ.進行操作①時,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
Ⅱ.取適量清水于試管中,加入少量 ,振蕩,發現有少量泡沫且有浮渣產生,
說明清水是硬水.
Ⅲ.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水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
B.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排放
C.合理使用農藥、化肥,以免造成水體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經過沉淀、過濾、吸附后即可得到純水
Ⅳ.若用制得的蒸餾水配制50g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應量取 mL的水.
(3)能說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實驗是 (填序號).
A.氫氣在氧氣中燃燒 B.氫氣在氯氣中燃燒
C.水的凈化 D.水的電解.
查看答案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右圖Ⅰ所示的裝置,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其中A是底面積為5cm2、圓筒狀玻璃容器(帶密封蓋),上面標有以cm為單位的刻度,B是帶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輔助裝置略)。他們的操作過程如下:
a.連接裝置
b. ;
c.加入水并調整B的高度,使A、B兩側液面相平,此時A中的液面于刻度15cm處;
d.將過量的白磷放在惰性電熱板上,蓋緊密封蓋;
e.通電加熱白磷至充分反應;
(1)操作b為: ;
(2)操作e 過程中的現象:① ,② ,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 ;
(3)在操作e結束后,還需等待至 后,并調整 (填A或B)使 ;
(4)實驗結束后,裝置A中的液面的刻度約為 cm(填整數)。
(5)圖Ⅰ、圖Ⅱ均不僅可以說明氧氣占空氣的體積分數,還可以說明氮氣該實驗可推論出氮氣_________(填“易”或“難”)溶于水和其化學性質______ (填“活潑”或“不活潑”)的結論。若使用圖Ⅱ裝置最終實驗結果偏小,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 (寫兩點即可) ;
(6)相比較圖Ⅱ而言,圖Ⅰ優點是 。
查看答案天然水中含有的部分雜質如下表所示,請根據下表內容回答:
溶 解 物 質 | 懸浮物質 | ||
主要氣體 | 主要離子 | 生物生成物 | 細菌、藻類及原生物、泥沙、黏土等 |
氧氣 二氧化碳 硫化氫等 | 鈣離子、氯離子、 硫酸根離子 鎂離子 | NH4+、NO2-、 HPO42-、Fe3+、 H2PO4—等 |
⑴寫出“主要氣體”中兩種氣體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
⑵寫出“主要離子”中一種陽離子和一種陰離子的符號________、________;
⑶寫出由“生物生成物”中的離子組成的磷酸二氫銨的化學式________ .
查看答案6月12日端午節,媽媽帶小鳳去市場購物,在選購衣服時,小鳳用自己學過的化學知識很輕松地幫媽媽區分了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三種不同材質的衣料.她使用的是 的方法.在媽媽購買的純棉T恤、塑料整理箱、順丁橡膠底運動鞋、腈綸背包等物品中,小鳳指出其中不含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查看答案A~G均為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中A、C組成元素相同,E是紅色單質.如圖是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請回答:
(1)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其中B物質在該反應中起 作用.
(2)反應②中的現象為 .
(3)反應③的基本類型是 反應.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