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a與c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P點。據圖回答:
(1)P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
(2)t2℃時30g 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能形成80g溶液嗎? ______(填寫“能”或“不能”)。
(3)t2℃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____________(填寫序號)。
(4)將t1℃時a、b、c三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溫度升高到t2℃時,三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是___(填寫選項序號)。
A.c>a=b B.a=b>c C.a>b>c D.b>a>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許多具有規律性的知識。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對難溶于水的氣體可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B.堿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C.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 D.金屬都能與酸反應產生氫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甲、乙、三個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分別進行了實驗探究。
(1)甲同學:點燃紅磷立即伸入
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紅磷燃燒停止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集氣瓶中吸入睡得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 。
(2)乙同學:用碳替代紅磷,完成上述實驗,發現集氣瓶內并沒有吸入水,其原因是 。
(3)丙同學:向集氣瓶中加入少量的 溶液,然后完成乙同學的實驗,得到了與甲同學相同的實驗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李老師看同學們玩沙漏后,給同學們做了有趣的“水漏”實驗(如圖),兩個大小相同的錐形瓶用長短不同的兩個玻璃管連接,下方錐形瓶中有足量的幾粒白磷,水溫50℃,實驗時將甲裝置倒置變成乙,當乙裝置中的水漏完后,用鐵夾夾緊膠管后拔開下端變成丙,試回答:
(1)乙實驗看到上部錐形瓶中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甲和乙的實驗探究的化學知識是 ;
(2)若乙實驗能成功,丙實驗就能形成噴泉,原因是 ;實驗結束后,丙中進入上方錐形瓶的水最多不超過錐形瓶容積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