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興趣小組在探究物質燃燒條件時,做了如下實驗:
同學們發現兩支蠟燭都熄滅了。
(提出問題)實驗A中蠟燭熄滅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
猜想1:燒杯內的氧氣被耗盡,所以蠟燭熄滅。
猜想2:燒杯內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以蠟燭熄滅。
(進行實驗)
實驗I:點燃蠟燭,塞緊膠塞。待蠟燭熄滅后,用放大鏡照射白磷。觀察到白磷燃燒。
實驗II:經檢測,實驗A中,蠟燭熄滅時,燒杯內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約為3%。在集氣瓶中按照一定的體積比收集氣體,分別放入燃燒的蠟燭和燃燒的紅磷,實驗記錄如下:
V(O2):V(CO2) | 蠟燭 | 紅磷 |
1:4 | 燃燒 | 燃燒 |
1:5 | 燃燒 | 燃燒 |
1:6 | 熄滅 | 燃燒 |
1:9 | 熄滅 | 燃燒 |
(解釋與結論)
(1)實驗B中蠟燭熄滅,體現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
(2)實驗I的目的是_______。
(3)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4)實驗II證明猜想2錯誤,依據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
(5)結合實驗I與實驗II,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
(實驗反思)
(6)通過此實驗,同學們對物質燃燒的條件有了新的認識,如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西藏自治區左貢縣中學2018屆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SO2是導致酸雨的有害氣體之一.SO2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
A.+2 B.+4 C.+6 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興市2019屆第一學期期末測試 九年級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A、B、C三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關系為A>C>B
B. t1℃時,65 g A的飽和溶液中含有15 g A
C. t2℃時,A、B兩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D. B中含有少量雜質A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興市2019屆第一學期期末測試 九年級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符合規范要求的是
A. 稱取氫氧化鈉固體 B.
聞氣體氣味
C. 讀取液體體積 D.
蒸發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豐臺區2019屆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 題型:流程題
隨著煉鐵技術的進步,對物質資源的綜合利用是大勢所趨。豎爐冶鐵工藝流程如下:
(1)粉碎礦石的目的是_______。
(2)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3)在催化反應室中,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豐臺區2019屆九年級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時,向下列3只盛有100 g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不同質量的KCl固體,充分溶解。
上述溶液為飽和溶液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在實驗室常用以下裝置進行氣體的制取和性質實驗:
(1)用A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B中收集氣體的方法叫__________;
(2)用A制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收集裝置應選_________;
(3)裝置E、F中水的作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俄羅斯科學家利用第72號元素鉿和第74號元素鎢精確測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萬年形成鉿、鎢兩元素原子的本質不同是
A. 核內質子數 B. 核內中子數 C. 相對原子質量 D. 地殼中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