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學家研究確認,一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酰胺(C3H5ON).丙烯酰胺中含有 種元素,一個丙烯酰胺分子中含有 個原子,其相對分子質量是 .
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 | |
專題: | 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
分析: | 根據丙烯酰胺化學式的含義、1個丙烯酰胺分子的構成進行分析解答.丙烯酰胺的相對分子質量是:該分子中各種元素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 |
解答: | 解:丙烯酰胺的化學式,它是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的;一個丙烯酰胺分子是由3個碳原子、5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和1個氮原子構成的,則一個丙烯酰胺分子中共有10個原子.丙烯酰胺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3+1×5+16+14=71. 故填:四;10;71.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靈活運用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汽車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可以用高效催化劑在一定條件下將它們轉化為無害氣體,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如圖所示,請分別從物質的組成,物質(或分子)的構成及其變化方面,寫出你所獲得的各種信息(各一條)
(1)組成或構成:
(2)組成或構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測定”實驗的改進裝置。主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l50 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 mL的水,再按圖連好儀器,按下熱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點燃。
(1)白磷從燃燒到熄滅冷卻的過程中,瓶內發生的現象是
;
(2)若實驗非常成功,最終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 mL。.
(3)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比預計的小了,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可能原因 。
同時還能得出氮氣的一些性質 、 (至少寫出2點)。
(4)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50 mL水,在實驗過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填寫序號)
a.加快集氣瓶冷卻 b.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c.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 A. |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 B. | 礦泉水,河水 |
| C. | 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 D. | 凈化后的空氣,受污染的空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過濾操作的下列步驟中錯誤的是( )
| A. | 取一張圓形濾紙,對折兩次,打開成圓錐形,放入漏斗 |
| B. | 如果濾紙高于漏斗邊緣,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濾紙的邊緣比漏斗口稍低 |
| C. | 用少量水潤濕濾紙,使濾紙緊貼漏斗,濾紙層與漏斗壁間不留氣泡 |
| D. | 用玻璃棒輕輕攪動漏斗中液體,以加快過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我們熟悉的兩種重要氣體,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成它們的區別和檢驗的實驗.
(1)下面實驗設計有兩種方法不能區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們是 ,另一個設計在實驗時能看到的明顯現象是 .
A.聞氣味 B.分別通入裝有水的燒杯中 C.分別通入裝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試管中
(2)現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為了檢驗兩種氣體的存在,用如下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中B裝置中石灰水變渾濁,但同學們認為這個裝置不能驗證原混合氣體中有二氧化碳,理由是 .為了驗證原混和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你的改進方法是 ;寫出B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若原混合和氣體中的二氧化有一氧化碳,則A裝置中實驗現象是 ;從環保角度看,該實驗裝置中的不足之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項為小明同學記錄的物質燃燒現象,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時,發出白光
C.硫粉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
D.鎂條在空氣中燃燒時,發出耀眼的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增加了PM2.5監測指標。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細微顆粒物,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質量的影響很大。下列措施對PM2.5的治理起不到積極作用的是
A.城市道路定時灑水 B.加強建筑工地揚塵控制
C.大力植樹造林 D.大力發展火力發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從下列物質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字母編號):
A.活性炭 B.酒精 C.氦氣 D.氯化鈉 E氮氣 F鎂粉
①醫療上常用的消毒劑 ;②可作冰箱除味劑的是
③用作廚房調味品 ④可用充填食品袋
⑤用于制作焰火材料是 ; ⑥可用于填充氣球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