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剛為了解生活中常見的鋅錳干電池,做了以下探究。
他打開一節廢電池,觀察到如下現象:①黑色碳棒完好無損;②電極周圍充滿黑色粉末;③里面有少量無色晶體;④金屬外殼明顯破損。
小剛查閱了資料:鋅錳干電池的結構如圖所示,它以中心的碳棒(石墨)作正極,外圍的鋅筒作負極,鋅筒與碳棒之間填滿用氯化銨溶液(作電解質)拌濕的二氧化錳和石墨,石墨不參加化學反應,僅起導電作用。在電池的使用中,鋅逐漸變成了氯化鋅。
請你根據初中學習的知識和小剛的探究活動,完成下面各題:
(1)用碳棒作電極主要利用了石墨的 性。
(2)干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 。
(3)用簡單的方法證明黑色粉末中含有石墨,寫出操作步驟和實驗現象:
。
(4)通過回收廢舊鋅錳干電池可得到的物質有 、 (至少2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農藥DDT和六六六的發明、推廣、禁用,到醫藥PPA的發明、推廣、禁用,人類對化學合成藥物的研制和應用有了更新的認識。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
( )
A.應當研制、推廣和使用低毒、無公害的化學農藥
B.在開發應用一種新藥時,只有全面、正確地掌握藥物的性質,深入了解其對人體、動植物以及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才能推廣使用這種新藥
C.農藥不僅能殺滅病蟲害,還不同程度地影響人類的健康,因此,應杜絕使用農藥
D.有害農藥的大量濫用,導致了糧食、果品、蔬菜、食品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環境保護問題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綠色化學”是指對環境無負面影響的化學
B.“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塵等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C.“溫室氣體”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
D.“酸雨”是由大氣中含硫和氮的氧化物等導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廢舊電池中汞的回收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B.化工廠加高煙囪排放廢氣,防止酸雨
C.使用車用乙醇汽油,防止溫室效應
D.用土填埋廢棄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綠色化學”要求物質回收或循環利用,反應物原子利用率為100%,且全部轉化為產物,“三廢”必須先處理再排放。下列做法或反應符合“綠色化學”要求的是 ( )
A.焚燒塑料以消除“白色污染” B.深埋含鎘、汞的廢舊電池
C.C3H4+2H2+2CO C5H8O2 D.2KMnO4
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查閱資料得知,傳統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鈣、純堿和食鹽。小組同學將這三種物質混合后加入適量的水攪拌、過濾得濾渣和濾液,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探究。
【猜想與假設】
甲同學認為:可能是NaCl、Na2CO3、Ca(OH)2
乙同學認為:可能是NaCl、NaOH、Na2CO3
丙同學認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學認為:可能是NaCl、NaOH
請回答20~22題。
【交流與評價】
(1)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_ 同學的猜想不合理。
【活動與探究】
(2)乙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傾倒一定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于是得出該濾液中的溶質是NaCl、NaOH、Na2CO3的結論,證實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無現象,據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濾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觀察到_ ,得出了和乙同學相同的結論。丁同學為了驗證上述結論也取原濾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鹽酸,卻發現無氣泡產生。
【解釋與結論】
(3)大家經過分析找出了丁同學所用試劑與乙同學相同,卻沒有看到氣泡的原因。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經過上述四位同學的共同努力,大家終于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得出了正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下列做法不會改變PM2.5檢測結果的是( )
A.海水曬鹽 B.燃放鞭炮 C.露天焚燒垃圾 D.工廠排放煙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