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鐵絲燃燒。如圖所示,取3根粗細、長度均相同的光亮細鐵絲,將其中兩根分別盤成螺旋狀,在每根鐵絲一端系上粗銅絲,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桿,點燃火柴桿待快燃盡時,分別插入充滿氧氣的集氣瓶中,觀察到:觀察到:Ⅰ、Ⅱ中鐵絲都劇烈燃燒,且Ⅱ中鐵絲燃燒比I中的更劇烈;Ⅲ中鐵絲沒有燃燒.
(1)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 .
(2)為什么Ⅲ中鐵絲不能燃燒 .
(3)分析Ⅱ中鐵絲燃燒比Ⅰ中更劇烈的原因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七校聯誼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般說來,大多數作物適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長。經測定某土壤的pH為5.5,要改良它,應在土壤中施加適量的
A.氫氧化鈉 B.熟石灰 C.食鹽 D.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衡陽市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膽礬研碎 B.冰雪融化 C.酒精揮發 D.鐵生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九年級3月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7分)氨氣易溶于水,易與濃硫酸反應,不與堿石灰(干燥劑)反應。氨氣還具有還原性,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將氧化銅還原為銅,同時生成氮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3 + 3CuO === N2 + 3Cu + 3H2O
某化學小組為驗證氨氣的組成,設計了如下圖所示實驗。已知:該實驗裝置氣密性良好,實驗前裝置C、D的質量分別為65.60 g、132.47 g,實驗中所用試劑均足量。
實驗步驟:
I.打開K1,關閉K2,通人氨氣一段時間后,關閉K1,打開K2。(注:K1接個氣球)
Ⅱ.點燃酒精燈加熱,待黑色固體部分變為紅色后,停止加熱。
Ⅲ.繼續通氨氣至玻璃管冷卻。
Ⅳ.記錄量氣管讀數為VmL。
V.稱量裝置C、D的質量分別為65.36 g、132.74 g。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固體制取氨氣,則發生裝置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裝置 (填“相同”或“不相同”)。
(2)步驟Ⅳ讀數時,應注意視線、刻度線 。三線在一條直線上。
(3)反應生成水的質量為 。
(4)實驗過程中通入氨氣的作用各不相同。步驟I是 ;步驟Ⅱ是還原氧化銅;步驟Ⅲ是 。
(5)請根據該實驗數據列計算式,證明氨氣中不含氧元素。相關計算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初三上學期期末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氧氣和二氧化硫的混合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0%,則該混合氣體中氧氣和二氧化硫的質量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初三上學期期末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存在著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空氣 C.液氧 D.氯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大慶市初三上學期期末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家庭生活中處處都有物質變化,下列發生在家庭中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鮮牛奶變質 B.酵母粉發酵 C.鋼絲球刷碗 D.潔廁精除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滕州市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4分)達州盛產天然氣,有“中國氣都”之稱的美譽。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
【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
【查閱資料】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CO2,不完全燃燒生成CO;無水CuSO4遇水變藍。
【猜想與假設】
甲 CO2 H2O ; 乙 CO H2O;
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H2O 。
(1)你認為 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 。
【實驗探究】: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
(2)A、B裝置的順序能否顛倒?(填“能"或“否”) 。
(3)實驗中觀察到A中無水CuSO4變藍,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由此推斷 同學猜想成立。
請寫出C中紅色粉末變成黑色的化學方程式: 。
【反思與交流】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環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質燃燒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
D裝置后添加一大氣球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