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有黑色固體生成 B.白磷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
C.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淡藍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火焰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魚、蝦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氣易溶于水
B.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
C.氧氣具有可燃性
D.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是某化學學習小組在“人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有什么不同”探究活動中提出的一些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
A. 證明呼出的氣體含有二氧化碳多的證據是:呼出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更渾濁
B. 判斷呼出的氣體含氮氣的依據是:空氣中含有氮氣,而氮氣不被人體吸入
C. 證明呼出的氣體含水蒸氣多的證據是:呼出的氣體在玻璃片上結下水珠
D. 證明呼出的氣體含氧氣的證據是:呼出的氣體能使木條燃燒更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學習二氧化碳的知識后,對二氧化碳的性質進行如下探究。
實驗一:探究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實驗步驟及裝置如下:
①用大號針筒抽取200ml二氧化碳氣體;②試劑瓶中加入200ml水(恰好加滿),塞緊雙孔橡皮塞;③連接大號針筒和試劑瓶,緩慢推動活塞,將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可以證明針筒中氣體為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
(2)試劑瓶中加的水應是 (填字母)
A.蒸餾水 B. 自來水
(3)推動活塞時盡量緩慢,其目的是 ;
(4)當向水中注入CO2氣體體積達到120ml時,紅色油柱開始向上移動,實驗表明在該條件下,1體積水中能溶解 體積二氧化碳,使用紅色油柱的優點是 ;
(5)要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采取的一種措施是 。
實驗二:探究二氧化碳氣體的其他性質。實驗裝置如下:
(1)利用圖一實驗驗證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氣大、不可燃、 的性質,要讓蠟燭自下而上熄滅,選用圖一中的 裝置更易成功;
(2)利用圖二裝置驗證二氧化碳能否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反應;他們先關閉K1,打開K2,往導管中緩緩通入600ml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無明顯現象;然后打開K1,關閉K2,繼續往導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觀察到丁容器中的出現渾濁(通常情況下1體積水大約能吸收1體積二氧化碳)。根據上述現象,可以推斷實驗中二氧化碳 (填字母)
A.一定與氫氧化鈣反應 B.可能與氫氧化鈣反應
C. 一定與氫氧化鈉反應 D. 可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容器中有M、N、X三種物質,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發生下列反應:M+X=G+Q, G+Q=N+X,其中可能屬于該反應催化劑的物質是( )
A.X B.M C.N D.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有A、B兩種質量相等的固體,其中A為純凈的氯酸鉀,B是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將A、B分別放入試管中,并在酒精燈上同時加熱制取氧氣,當A、B均完全反應后,得到的氣體的體積與時間的關系圖像中正確的是( )
A. | B. | C. D.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軍利用燃燒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依據的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軍檢查裝置氣密性后,將盛有燃著紅磷的燃燒匙迅速伸入廣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待火焰熄滅后,就打開彈簧夾,發現進入集氣瓶的水遠不到瓶容積的。經過認真分析,小軍發現實驗失敗的原因是(至少答兩條)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軍反思上述實驗的探究過程后認為用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在藥品的選擇和生成物的要求上應考慮的是反應物________、生成物________(各答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20℃時,從200 g飽和硝酸鉀溶液中取出5 g溶液,剩余的溶液與原溶液比較,下列有關量中沒有變化的是( )
①溶質的質量 ②溶劑的質量
③溶液的密度 ④溶質的質量分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