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的變化,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水力發電 B. 食物發霉 C. 爆炸 D. 海水曬鹽
B 【解析】化學變化是指變化時生成了其他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A、水力發電,沒有生成其他物質,屬于物理變化;B、食物發霉,生成了其他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C、爆炸是一種常見現象,有的屬于物理變化,有的屬于化學變化; D、海水曬鹽,,沒有生成其他物質,屬于物理變化。 點睛∶爆炸是一種常見現象,有的屬于物理變化,有的屬于化學變化。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洋思中學2018年春學期九年級教學情況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學習化學離不開實驗
(1)在實驗課上,老師要同學們配制15%的氯化鈉溶液50 g。
①計算:配制15%的氯化鈉溶液50 g,需氯化鈉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g。
②甲同學按下圖所示步驟依次操作。
其錯誤的操作步驟有_______(填字母序號);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學在將稱量好的氯化鈉倒入燒杯時,有一部分氯化鈉固體撒出,則所配溶液溶質質量分數與15%相比___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相等”)
(2)請根據下圖裝置,回答相關問題:
①寫出圖一中標號①的儀器名稱:____________。
②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O2,可選用的發生裝置為______(填寫圖一中裝置序號)。
③小紅想利用A裝置通過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此發生裝置中還缺少的一種實驗用品是______________。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圖二為某種“微型”實驗裝置。如果G處裝稀鹽酸,F處放少量鋅粒,進行氫氣還原氧化鐵的實驗;寫出用“微型”裝置進行該實驗具有的一個優點:_____________。
7.5 AB 攪拌,加快溶解 偏低 水槽 B 棉花 2KMnO4K2MnO4 + MnO2 + O2↑ 節約藥品用量或減少污染(合理即可) 【解析】(1)①50g 15%的氯化鈉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50g×15%=7.5g;②錯誤的操作步驟有 A,沒有按照左物右碼的規定稱量藥品,B沒有平視凹液面的最低處;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攪拌,加速溶解;③配制溶液過程中,溶質損失,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會減小;...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潛江市2017-2018學年度下學期九年級3月月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氯化亞鐵、氯化銅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鋅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液中插入結凈的鐵絲,鐵絲表面無明顯變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濾液中一定有氯化鎂,可能有氯化鋅和氯化亞鐵
B.濾液中一定有氯化鎂和氯化鋅,可能有氯化銅
C.濾渣中一定有銅和鐵,可能有鋅
D.濾渣中一定有銅,可能有鐵和鋅
D 【解析】 試題分析:由題意可知,幾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鎂>鋅>鐵>銅,在氯化亞鐵、氯化銅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鋅粉,鋅不會置換出氯化鎂中的鎂,鋅先置換氯化銅中的銅,當氯化銅完全反應后,再置換出氯化亞鐵中的鐵;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液中插入結凈的鐵絲,鐵絲表面無明顯變化,說明了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銅,所以:A.濾液中一定有氯化鎂、氯化鋅,可能有氯化亞鐵,錯誤;B.濾液中一定有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黃石市2018屆九年級3月月考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a與c的溶解度曲線相交于P點。據圖回答:
(1)P點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時,將30g 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最終形成溶液的質量是______。
(3)在t2℃時,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至t1℃時,所得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t1℃時,a、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均為20g 75g b>a>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1)P點的意義是t1℃時,a、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均為20g。(2)t2℃時,a物質溶解度是50g,將30g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最終形成溶液的質量是50g+25g=75g。(3)在t2℃時,其溶解度是a>b>c,a和b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c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少,將...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黃石市2018屆九年級3月月考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鋁可與堿溶液發生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X↑,關于此反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X的化學式為H2
B. NaAlO2屬于氧化物
C. 此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
D. 鋁鍋不宜長時間盛放堿性食品
B 【解析】試題分析: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Al:2,Na:2,H:6,O:4,反應后Al:2,Na:2,H:0,O:4,故X的化學式為H2 ;氧化物有兩種元素組成,NaAlO2不屬于氧化物;復分解反應的反應物的兩種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兩種化合物,C錯誤;由化學方程式可知,鋁能與堿反應,D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丁蜀學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電池是日常必備用品之一,但它也是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來源。下面是某興趣小組利用廢舊鋅錳干電池作為原料,并進行相關探究的過程。
(知識儲備)(1)鋅錳電池的構造和組成(見圖)。
(2)結晶水合物的特殊性質:在逐步升高溫度條件下,結晶水合物能失去部分或者全部結晶水,如藍色的膽礬晶體(CuSO4 •5H2O)受熱時可失去結晶水變為白色的無水硫酸銅粉末(CuSO4)。
I.制備皓礬晶體(ZnSO4•xH2O)
小組同學參觀了某回收廢舊鋅錳電池的工廠,其回收工藝流程如圖:
⑴流程圖中試劑a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得到的濾液1農業上可用作_____________。
(2)將濾渣B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可提純制得的固體是___________,該方法提純的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將濾液2中溶質主要是硫酸鋅,其有關溶解度和溫度關系如下表,
溫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41.8 | 54.1 | 70.4 | 74.8 | 67.2 | 60.5 |
將濾液2蒸發濃縮、__________,可得到皓礬晶體(ZnSO4•xH2O)。
II.皓礬晶體中結晶水含量的測定
小組同學將部分皓礬晶體(ZnSO4•xH2O)帶回實驗室,用下圖裝置測定晶體中結晶水的含量(圖中半透膜可讓氣體通過又可防止固體粉末進入導管)。
測定方法:稱取28.7g晶體置于C裝置的硬質玻璃管中,加熱至完全失去結晶水:(ZnSO4•xH2O == ZnSO4 + xH2O),冷卻至常溫后,稱量玻璃管中固體其質量為16.1g。
⑷A中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B中的試劑可從下列物質中選取,你的選擇是__________________。
A.濃硫酸 B.硝酸銀溶液 C.飽和碳酸鈉溶液 D.澄清石灰水
⑸實驗過程中若不通入CO2測得的結果將________(填“偏大”、 “偏小”或“無影響”)。
根據實驗結果,計算皓礬晶體中結晶水的x值。計算過程:__________________
⑹將上述皓礬晶體加熱會逐漸失去部分結晶水,加熱過程中有關殘留固體質量如下圖,寫出D-E段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丁蜀學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中考復習階段,小紅同學梳理了以下知識:①點燃一切可燃性氣體之前一定要先檢驗其純度②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酸堿中和反應;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的一定是堿溶液;④合金、塑料、合成纖維都屬于合成材料;⑤常見的干燥劑有燒堿、熟石灰和濃硫酸。以上敘述正確的有幾個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A 【解析】①點燃一切可燃性氣體之前一定要先檢驗其純度,可以防止爆炸,正確;②金屬氧化物(堿性氧化物)與酸發生復分解反應在生成鹽和水,非金屬氧化物(酸性氧化物)與堿反應也生成鹽和水,這兩類反應雖然都有鹽和水生成但不屬于中和反應,錯誤;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的不一定是堿溶液。例如碳酸鈉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不是堿溶液是鹽溶液,錯誤;④合金是金屬材料,不是合成材料,錯誤;⑤熟石灰沒有吸水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隨著我國深潛器“蛟龍”號考察任務(考察可燃冰的海底出口)順利完成,我國的“藍鯨1號”在南海首次試采俗稱可燃冰的天然氣水合物也獲得圓滿成功。
(1)蛟龍號的大部分材料由鈦合金構成,這是因為它____;(多選)
A.抗腐蝕性優于不銹鋼 B.密度小、機械性能好 C.導電性好、硬度大
(2)“藍鯨1號”鉆井平臺使用了燃油發電機,則其發電時的能量轉化全過程是____;“藍鯨1號”整體用鋼達40000多噸,在鋼鐵焊接時,常使用焊藥(氯化銨)在加熱時除去鋼鐵表面的氧化物(視為氧化鐵),使焊接更加牢固,同時生成金屬單質、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一種常見液體和氯化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反應前后氮元素的化合價變化為____。
(3)可燃冰被認為是比天然氣還要清潔的能源,與煤、汽油、柴油等能源相比,可燃冰燃燒會減少______(至少填兩種物質的化學式)等有害氣體的排放,可極大限度地減少空氣污染。
AB 化學能轉化為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電能 6NH4Cl+4Fe2O3△6Fe +3N2↑+12H2O+2FeCl3 -3價變為0價 SO2、CO、NO2 【解析】(1)蛟龍號的大部分材料由鈦合金構成,這是因為它抗腐蝕性優于不銹鋼,密度小、機械性能好;(2)“藍鯨1號”鉆井平臺使用了燃油發電機,則其發電時的能量轉化全過程是化學能轉化為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電能,在鋼鐵焊接時,常使用焊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7屆九年級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反應前后原子數目發生改變
B. 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沒有改變
C. 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D. 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為1:2
C 【解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 A、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沒有發生改變,故A錯誤; B、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故B錯誤; C、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了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C正確;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為1:1,故D錯誤. 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