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是我們熟悉的現象。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法來探究燃燒的條件。
(1)圖一中的實驗,紅磷不能燃燒是因為__________,水中白磷不能燃燒是因為__________。
(2)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相比,其優點是__________。
(3)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三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中所裝氣體可能是________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滅火,其實水有時也可以“生火”。如用脫脂棉包裹好過氧化鈉(),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過氧化鈉遇水生成了
和
,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該反應是__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為滴水過多而沒有出現“滴水生火”的現象,他沒有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黃石市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學好化學能使我們更好、更輕松、更合理地解決實際問題。回答下列問題:
(l)家里炒菜時油鍋著火,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
(2)有的胃病患者胃酸過多,常服用一些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3)燒煤氣(主要成分為CO)的家用燃氣灶,改燒天然氣后,空氣進氣管的直徑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通過分析、計算回答下列問題:
(1)相同質量的鈉、鎂、鋁、鉀中所含原子個數最多的是_____。
(2)N(NO2)3是科學家發現的一種新型火箭燃料,試計算:
①N(NO2)3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
②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最簡質量比是_____。
③N(NO2)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是_____精確到0.1%)。
(3)取一種可燃物3.2克充分燃燒,測得生成二氧化碳4.4克,水3.6克,試求:
①該可燃物中含有的元素各占多少克_____?(寫出完整的計算過程)
②該可燃物的分子中各原子的個數比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檢查裝置氣密性 B.
給液體加熱
C. 氧氣的驗滿 D.
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蕪湖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一定質量的a,b,c,d四種物質放入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質的質量如表:
物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的質量/g | 6.4 | 14.0 | 3.2 | 1.0 |
反應一段時間后的質量/g | 10.0 | 7.2 | x | 1.0 |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a和b是反應物 B. x=3.2
C.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D. d一定是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蕪湖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84”消毒液廣泛應用于賓館、醫院、家庭等的衛生消毒,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
A.﹣1 B.0 C.+1 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請根據下圖實驗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A實驗結束待集氣瓶冷卻后,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小于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一條即可),該實驗不能用蠟燭代替紅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實驗正極產生的氣體與負極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約為__________。
(3)C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
(4)D實驗資料信息:白磷和紅憐的著火點分別是40℃、240℃。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是因為________。水中的白磷不燃燒,是因為_______。如果要讓水中的白 磷在水下燃燒,應釆取的措施是_______。通過以上實驗事實證明,燃燒一般需要同時具備下列條件:①物質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與氧氣接觸;③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萍鄉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
①分子種類 ②原子種類 ③元素種類 ④物質種類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