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蕪湖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燃燒是我們熟悉的現象。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法來探究燃燒的條件。
(1)圖一中的實驗,紅磷不能燃燒是因為__________,水中白磷不能燃燒是因為__________。
(2)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相比,其優點是__________。
(3)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三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中所裝氣體可能是________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滅火,其實水有時也可以“生火”。如用脫脂棉包裹好過氧化鈉(),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觀,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過氧化鈉遇水生成了
和
,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該反應是__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為滴水過多而沒有出現“滴水生火”的現象,他沒有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物質按照單質、氧化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 )
A. 水銀、蒸餾水、米酒
B. 冰、干冰、冰紅茶
C. 氮氣、沼氣、空氣
D. 金剛石、大理石、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萍鄉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小明利用12種元素制作了一張如右圖所示的“元素鐘面”。
(1)在元素周期表中,鐘面上的Ne屬于第_______周期的元素;鐘面上這些元素之間根本的區別是______________不同,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結構中的_____________。
(2)請根據鐘面上提供的元素,按要求各寫出下列一種物質的化學式:①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_______;②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③由離子構成的化合物:_______。
(3)此刻鐘面上的時針、分針和秒針分別指向三種不同元素,由這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 學式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萍鄉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下圖是用紅磷燃燒法測定空氣里氧氣體積含量,有關此實驗結論與分析正確的是
A. 此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質量的1/5
B. 此實驗證明,反應后剩余的氣體既難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燒
C. 該實驗中的紅磷還可以用木炭來代替
D. 若該實驗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可能是紅磷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為探究CO2的性質,同學們完成了如下實驗,請回答問題。
實驗操作 | ||||
實驗現象 | 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 | 紫色干燥小紙花不變化 | 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 | 紅色溶液又變成紫色 |
實驗編號 | Ⅰ | Ⅱ | Ⅲ | Ⅳ |
(1)由實驗Ⅰ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
(2)小明認為不必做“向石蕊溶液中滴加蒸餾水”的實驗,理由是_____;
(3)綜合實驗I、Ⅱ、Ⅲ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
(4)寫出實驗Ⅳ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將宏觀、微觀及化學符號相聯系是化學學習的特點。下圖中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1 Na 鈉 22.99 | 12 Mg 鎂 24.31 | 13 Al 鋁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7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氬 39.95 |
(1)硫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______;
(2)在四種粒子中,易得到電子,成相對穩定結構的是______,它們所對應的元素種類有______種;
(3)圖A所示的粒子可用化學符號表示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學業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明朝詩人于謙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請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上述詩歌中化學反應。
(1)______;(2)______;(3)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以下是小明同學書寫的部分化學用語,其中正確的是
金剛石--五氧化二磷--鎂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④鈉元素顯
價--兩個鋁離子--
A. ①③④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