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石頭紙是一種新型、環保紙張,堅固且不易燃燒。它是將碳酸鈣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塑料和5%的膠合劑,經特殊工藝處理后制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聚乙烯塑料是一種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
B. 石頭紙的普遍應用不能減少對樹木的砍伐
C. 用稀鹽酸和石灰水可檢驗出石頭紙中是否含碳酸根
D. 石頭紙和普通紙都不易與氧氣發生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正確使用和理解化學用語是重要的學科素養。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H2S、H2O、H2三種物質中都含有氫分子
B. H2SO3和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相同
C. Na+、Mg2+、Al3+原子核內質子數均為10
D. 一個單寧酸分子C76H52O46是由76個碳原子、52個氫原子和46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牙膏是一種日用必需品,牙膏的成分有活性物質、摩擦劑、甘油等物質。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某一品牌牙膏中所含摩擦劑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
(1)牙膏常用Al(OH)3、CaCO3、SiO2等物質作摩擦劑,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生成;
(2)氫氧化鋁是兩性堿,在常溫下它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如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NaAlO2,易溶)和水。
(3)NaAlO2和適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氧化鋁白色沉淀。氫氧化鋁和稀鹽酸可發生中和反應,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4)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
(提出問題)該品牌牙膏中含有哪些摩擦劑?
(實驗與猜想)
(1)取少量牙膏膏體于小燒杯中,加入10毫升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過濾、洗滌、干燥,得到摩擦劑待用;
(2)取少量摩擦劑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沉淀物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氣泡產生,則該品牌牙膏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
(3)進行猜想:摩擦劑成分可能是:
a.只含碳酸鈣 b._______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解釋與結論 |
(1)另取少量摩擦劑置于試管中,逐滴滴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 | 部分沉淀物溶解 | 摩擦劑中含有Al(OH)3 |
(2)取實驗(1)中上層清液少量,逐滴滴加稀鹽酸至過量 | _______ |
(實驗結論)該品牌牙膏所含摩擦劑的成分可以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砂紙打磨過的鎂條加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產生大量氣泡,且試管發熱。在分組實驗中,部分小組的同學發現:試管中出現白色不溶物。
(1)請你寫出鎂條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提出問題一)為什么有的小組會出現白色不溶物?
(實驗探究一)在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形狀大小相同、用砂紙打磨過的鎂條,實驗記錄如表:
試管 | A | B | C | D |
鎂條的長度/cm | 1 | 2 | 3 | 4 |
不溶物 | 無 | 少量 | 較多 | 很多 |
(實驗結論)通過上表可知,出現白色不溶物與_____有關。
(2)(提出問題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閱資料)
①AgNO3與可溶性氯化物反應,生成不溶于水,也不與稀硝酸反應的白色沉淀。
②Mg(OH)2和Mg(OH)Cl均為白色固體,不溶于水但能與稀鹽酸、稀硫酸等反應生成鹽和水。
(提出猜想)
猜想1:是沒有參加反應的鎂條;
猜想2:是生成的MgCl2過多而析出晶體
猜想3:是生成的Mg(OH)2白色沉淀;
猜想4:是生成的 Mg(OH)Cl白色沉淀。
(實驗探究二)
將上述(實驗探究一)D試管反應后的物質過濾,并將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分成三份,分別放入三支試管中進行實驗。
實驗序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實驗1 | 滴加適量_____ | 白色不溶物消失,無氣體產生 | 猜想1不成立 |
實驗2 | 加入適量蒸餾水,充充分振蕩 | 白色不溶物沒有減少; | 猜想2_____(“成立”或“不成立”) |
實驗3 | ①滴入足量的稀硝酸 ②再向①中繼續滴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 | ①_____; ②_____。 | 白色不溶物一定含有氯元素,說明猜想3不成立,猜想4成立 |
(實驗反思)
①甲同學對上述實驗3的結論提出質疑,他認為實驗3設計不嚴密,要驗證猜想4是否成立,在進行實驗3之前應該進行的操作是_____。
②在老師的指導下,實驗小組最終確定白色不溶物是Mg(OH)Cl,請寫出Mg(OH)Cl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在準備化學實驗基本技能考試時,對以下問題進行了探究。
Ⅰ.探究酸和堿能否發生反應
方案1:甲同學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試管中滴幾滴無色酚酞溶液,振蕩,繼續加入稀硫酸,觀察到溶液由_____色變成無色,甲同學得出結論:酸和堿能發生反應。
方案2:乙同學取少量NaOH溶液,測得溶液pH為10.向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測得溶液pH為9,乙同學發現溶液pH減小了,得出結論:酸和堿能發生反應。
交流討論:大家同意甲同學的結論,對乙同學的實驗過程提出質疑,溶液pH減小的原因還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釋了NaOH溶液;大家認為,乙同學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測得溶液的pH必須_____(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證明酸和堿能發生反應。請寫出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Ⅱ.探究酸和堿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丙同學對探究Ⅰ中甲同學實驗后的無色溶液展開探究。
(提出問題)試管中無色溶液的溶質除了酚酞還有什么?
(提出猜想)(1)Na2SO4;(2)Na2SO4和_____。
(實驗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方案Ⅰ | 向試管中加入少量鋅粒,然后加入甲同學實驗后的無色溶液 | 鋅粒逐漸減少,有_____產生 | 猜想(2)成立 |
方案Ⅱ | 向試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學實驗后的無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斷振蕩試管 | 開始無明顯現象,過一會發現_____ |
(實驗反思)為了驗證猜想(2)成立,你認為還可以選擇的藥品是_____(填序號)。
A 氯化鋇溶液 B 銀片 C 鐵銹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家用燃氣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利用其燃燒放出的熱量來燒鋁壺中的開水,水沸騰時,壺蓋被頂起。試著用微粒的觀點解釋下列問題。
(1)丙烷燃燒。
(2)水沸騰時,壺蓋被頂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探究酸、堿的化學性質時,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一定量的稀鹽酸并用玻璃棒不斷地攪拌,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燒杯中溶液的溶質成分是什么?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學猜想:溶質有NaCl
乙同學猜想:溶質只有NaCl、NaOH
丙同學猜想:溶質有NaCl、HCl、NaOH
你的猜想:溶質有______(填化學式)。
乙同學認為丙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
(實驗設計及驗證)請將下列實驗報告填寫完整: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 ______ | 乙同學的猜想正確 |
取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 ______ | 有氣泡產生 | 你的猜想正確 |
(反思交流)
(1)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______。
(2)根據所學化學知識,下列各組物質需要借助無色酚酞溶液來判斷化學反應發生的是______(填序號)。
a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 b生銹的鐵釘與稀鹽酸 c鋅粒和稀鹽酸反應 d硝酸銀溶液與稀鹽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CO和CO2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
B. 化學變化伴隨有能量變化,所以有能量變化的一定是化學變化
C. 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D.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國載人航天器“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對接成功,使中華民族向建立空間站的夢想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天宮一號”資源艙艙段用鋁﹣鋰合金代替傳統材料。鋁制品在空氣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其原因是:_____。
(2)字航員在太空站生活,必須更加注意合理膳食,保障身體健康。
①維生素C能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宇航員每天至少要補充60mg的維生素C.下列物質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是_____(填字母)。
A 青菜 B 雞蛋 C 牛肉 D 蘋果
②人體攝入的蛋白質,在體內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為_____(填字母)。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高級脂肪酸 D 維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