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X的值為10 | B. | 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 ||
C. | W只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 D. | W中碳、氫原子個數比為1:2 |
分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利用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反應物質量會減小,生成物質量會增多,判斷反應物與生成物,進而書寫出反應的表達式,判斷反應的類型據此回答問題即可.
解答 解:由于四種物質中W和氧氣質量減小,所以是反應物,且反應物的總質量是4g+(20g-4g)=20g;而水的質量增加,且增加值是10g-1g=9g,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質量總和,所以二氧化碳必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質量是20g-9g=11g;此反應的表達式可表示為W+O2→CO2+H2O.
A、二氧化碳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質量是20g-9g=11g,錯誤;
B、該反應不是化合反應,錯誤;
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由反應表達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則要通過生成物中的氧元素與反應的氧氣質量進行比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為:9g×$\frac{16}{18}$=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質量:11g×$\frac{32}{44}$=8g,兩者的質量和為16g,而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20g-4g=16g,所以可判斷Q中不含有氧元素,正確;
D、W中碳、氫原子個數比為:$\frac{3g}{12}:\frac{1g}{1}$=1:4,錯誤.
故選C.
點評 做這類題目的關鍵是反應后質量和反應前進行比較,質量增加了說明是生成物,質量減少了是反應物,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配 料 | 氯化鈉、碘酸鉀 |
含 碘 量 | (20-40mg)/kg |
保 質 期 | 18個月 |
食用方法 | 勿長時間燉炒 |
儲藏指南 | 避熱、避光、密封、防潮 |
A. | 碘酸鉀具有受熱易分解的性質 | |
B. | 已知碘酸鉀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5價,則其化學式為KIO3 | |
C. | “加碘食鹽”中的“含碘量”是指碘單質的含量 | |
D. | 已知碘酸鉀可由反應2KClO3+I2═Cl2+2KIO3制得,則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導管伸入試管內過長 | B. | 乙:試管口沒有塞一團棉花 | ||
C. | 丙: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 | D. | 丁:導管伸入集氣瓶內過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表示鎂與稀硫酸反應的情況 | |
B. | 充分反應后,消耗鐵的質量小于鎂的質量 | |
C. | 充分反應后,金屬都沒有剩余 | |
D. | 充分反應后,稀硫酸一定都沒有剩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合反應與氧化反應屬于包含關系 | B. | 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 ||
C. | 純凈物和化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 D. | 含氧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并列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