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裝置.請回答:
(1)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可選用 (填裝置編號);
(2)收集氧氣,最好采用的裝置為 (填裝置編號);
(3)用排水法開始收集氧氣的適宜時刻是 .
(4)若用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將步驟的序號按正確的先后次序排列為 .
A、熄滅酒精燈; B、點燃酒精燈加熱; C、檢查氣密性; D、從水中撤離導管;
E、收集氣體; F、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G、向試管中裝入藥品.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完畢后,應先 ,后 ,原因是 .
(6)寫出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式(或文字表達式)
(7)寫出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式(或文字表達式) .
氧氣的制取裝置;氧氣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 |
專題: |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
分析: | 制取裝置包括加熱和不需加熱兩種,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如果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用排水法收集較純凈氧氣的適宜時間是:當導管口有連續均勻氣泡冒出時;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主要操作步驟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加入藥品;加熱;收集氣體;從水槽中取出導管;停止加熱.實驗結束應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
解答: | 解:(1)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故答案為:B; (2)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故答案為:C; (3)用排水法收集較純凈氧氣的適宜時間是:當導管口有連續均勻氣泡冒出時;故答案為:當導管口有連續均勻氣泡冒出時; (4)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主要操作步驟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加入藥品;加熱;收集氣體;從水槽中取出導管;停止加熱;故答案為:CGFBEDA; (5)實驗結束應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炸裂;故答案為:從水中撤離導管;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6)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故答案為:2KMnO4 (7)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故答案為:2H2O2 |
點評: |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注意事項、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或文字表達式的書寫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美麗徐州”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護環境的是( )
| A. | 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 | B. | 工業污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
| C. | 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杜絕露天焚燒 | D. | 過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農作物產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化學是在______________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 (2)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
成功發射(見圖).下列月球探測工程中的項目屬于化學研究對象的是______. a.遙測控制衛星的運行
b.提供登月宇航員食用的純天然食品
c.制造衛星整流罩需要的耐高溫隔熱材料
(3)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的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
(填序號)。
A.礦泉水 B.澄清石灰水 C.蒸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雙氧水(H2O2)是隱形眼鏡洗液的主要成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 | 每個雙氧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 |
| B. | 它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
| C. | 它由許多的雙氧水分子構成 |
| D. | 它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無色石蕊試液遇碳酸變紅色
C.電解水時產生體積較多的是氫氣 D.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