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R 技術能有效降低柴油發動機在空氣過量條件下的NOx(氮氧化物)的排放,其工作原理:NOx的儲存和還原在不同時段交替進行,如下圖所示。
(1)NOx的儲存和還原過程中共涉及到________種氧化物。
(2)NOx儲存過程中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有__________。
(3)NOx還原過程的最終產物是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第三中學2019屆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間最本質的區別是__________不同(填序號);
A.質子數 B.中子數 C.核外電子數 D.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2)1869年,_____(填序號)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編制出元素周期表;
A.拉瓦錫 B.門捷列夫 C.道爾頓
(3)如圖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從圖中可知,氯元素屬于______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從圖中還可獲得的一條信息是_______;
(4)氯原子結構示意圖為,氯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形成的離子符號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東城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閱讀下面科普短文。
尿素,是一種白色晶體,化學式為CO(NH2)2,屬于有機物,它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種化學肥料。
尿素是蛋白質在體內代謝的產物。早在1737~1785年,德國醫生博哈夫和法國實驗員魯埃分別通過蒸發尿液獲得了尿素。
1811年,英國化學家戴維將一氧化碳和氯氣(Cl2)的混合物暴露在日光中,獲得光氣(COCl2),再將光氣與氨作用合成尿素。目前工業上用氨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轉化成碳酸銨或碳酸氫銨,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土壤中不殘留任何有害物質,長期施用沒有不良影響。尿素在轉化前是分子態的,不能被土壤吸附,應防止隨水流失。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尿素中含有________種元素。
(2)蒸發尿液可獲取尿素,由此可以推斷尿素的性質是________。
(3)英國化學家戴維將光氣與氨作用合成尿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Cl2 + 4NH3 = CO(NH2)2 + 2_____。
(4)合成尿素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
A.蛋白質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之一為尿素
B.尿素施用在土壤中,能夠被作物直接吸收
C.尿素是一種含氮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2019屆初三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維生素C(Vc)是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某興趣小組對Vc開展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淀粉溶液遇到碘水變為藍色。
② Vc 是一種無色易溶于水的化合物,能與碘水發生化學反應。
(進行實驗)用相同濃度的碘水和相同濃度的淀粉溶液完成以下實驗。
實驗一:探究Vc的熱穩定性
取2片Vc溶于水,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變為紅色,再加熱至沸騰,紅色消失。
實驗二:測定不同果汁中的Vc含量
在20℃時,用4支相同的膠頭滴管分別向下列4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剛好變為無色,記錄滴加碘水的滴數。
實驗序號 | 2-1 | 2-2 | 2-3 | 2-4 | |
實 驗 操 作 | 蒸餾水 | 標準 Vc溶液(0.1%) | 鮮橙汁 | 蘋果汁 | |
滴加碘水的滴數 | 1 | 8 | 15 | 18 |
實驗三:探究放置時間對Vc溶液中Vc含量的影響
在20℃時,配制一定濃度的 Vc溶液,放置不同的時間后,進行下圖所示實驗,當碘水與Vc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記錄滴加Vc溶液的滴數。
實驗序號 | 3-1 | 3-2 | 3-3 | 3-4 |
實驗操作 | ||||
滴加Vc 溶液的滴數 | 10 | 12 | 18 | 41 |
(解釋與結論)
(1)實驗一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
(2)實驗二測定的兩種果汁中,___________的Vc含量較高。
(3)實驗二中,作為空白對照實驗的是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
(4)實驗三中,當觀察到______________現象時,說明碘水與Vc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5)通過以上實驗,你認為影響食品中Vc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
(反思與評價)
(6)實驗二中,會影響測定結果的因素是________。
A.果汁的顏色 B.被測樣品的體積
C.試管的大小 D.膠頭滴管的規格
(7)實驗三中,淀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2019屆初三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 題型:填空題
硅(Si)是天宮一號動力源太陽能電池的主要構成材料。硅是由石英(SiO2)固體與碳在高溫條件下反應制得的,同時生成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2019屆初三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 題型:單選題
化學小組探究蠟燭在盛有一定體積空氣的密閉容器內燃燒時O2和CO含量的變化,測定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 蠟燭由碳、氫元素組成
B. 蠟燭發生了不充分燃燒
C. 曲線①表示CO含量的變化
D. 蠟燭熄滅時,容器內氧氣耗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9屆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紅磷點燃后伸入氧氣中產生大量白霧 B. 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C. 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藍紫色火焰 D. 氧化反應未必是化合反應,而化合反應必定是氧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