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六種物質,它們之間在一定條件下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圖中“→”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 ”表示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反應)。又知A、B、D都是由兩種元素組成,且A、B所含元素各不相同;C、E均含三種元素,其中E常用來改良酸性土壤;F是一種能維持生命活動的單質(通常狀態下為氣體)。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F的名稱 ,E的俗名 ;A的化學式 ;
(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B+D: ;
②寫出一種能生成C,且反應物為兩種鹽的復分解反應: 。
(1)氧氣 熟石灰 HCl(1)①H2O+CO2====H2CO3 ②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解析】
試題分析:該題為推斷題,主要的解題技巧在于先找到突破口,就是最容易確定的物質,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可以知道E是氫氧化鈣,F是氧氣。然后根據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可以依次確定,推斷題題型具備考查知識面廣、綜合性強、題型多變、思維容量大等特點。要解好此類題口,要求大家要有扎實的元素化合物的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還必須具備科學、嚴密的思維方法和良好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點:物質的推斷,氧氣的性質,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酸的性質,堿的性質 復分解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應用在高鐵列車上的材料,不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A.不銹鋼 B.玻璃 C.鋁合金 D.銅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金壇市九年級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微粒的說法錯誤的是
A.原子、分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B.鈉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鈉離子
C.過氧化氫分子由氫分子和氧分子組成
D.構成物質的微粒是在不停地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初三下學期第一次學情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學習小組做實驗時記錄了下列實驗現象,其中正確的是
A.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立即生成了大量氧氣
B.硫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C.在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時,溶液顏色由紅色逐漸變成無色
D.打開盛有濃鹽酸的瓶蓋,瓶口產生大量白色煙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初三下學期第一次學情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聞香識茶”意思是通過聞的方法判斷出茶的類別。人們能夠聞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間存在間隔 B.分子質量和體積很小
C.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D.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廣西南寧市九年級下學期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4分)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由于去年冬季氣溫低,臺風、暴雨的光顧使得香蕉產量減少。今年南寧的香蕉價格比往年高了。下圖是香蕉的營養成分表,根據表中信息回答:
香蕉營養成分表(每100g含) | |
蛋白質 | 1.2g |
脂肪 | 0.5g |
碳水化合物(糖類) | 19.5g |
粗纖維 | 0.9g |
鈣 | 9mg |
磷 | 31 mg |
鐵 | 0.6 mg |
胡蘿卜素、硫胺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E及豐富的微量元素鉀等 | |
(1)香蕉中含有的營養素有 、 。(寫兩種即可)
(2)成分表中的“鈣”、“磷”、“鐵”指的是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3)香蕉中含有一定量的“鐵”,人體缺鐵會引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5分)(1)實驗室若用氯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下圖的發生裝置是 (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李用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固體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氣,正確的組裝順序為 。(填字母)
(3)用C裝置通過復分解反應制取某種氣體,應選用的液體藥品是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檢驗此氣體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人們使用天然氣(主要成分為甲烷)過程中要注意通風,如果氧氣不足會產生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利用下列實驗裝置,在老師指導下制取氧氣和甲烷,并檢驗甲烷燃燒后的氣體產物。
①小王用無水醋酸鈉(化學式為CH3COONa)和堿石灰固體混合加熱制取甲烷,
發生裝置應選擇上圖中的 (填字母),并寫出無水醋酸鈉與堿石灰中的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甲烷和碳酸鈉的化學方程式 。
②下面是小張對甲烷在氧氣中燃燒后的氣體產物進行驗證的實驗。(假定每步均完全反應)
(溫馨提示:無水硫酸銅吸水后變藍,常用于吸收水和驗證水的存在;丁裝置中酒精燈的網罩起集中火焰升高溫度的作用。)
請回答:①如果將甲、乙裝置順序進行交換,則不能驗證燃燒產物中的 ;
②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將燃燒后的氣體產物進行驗證 | 甲中的白色固體變藍 | 燃燒產物中有_________ |
乙裝置質量增加 | 燃燒產物中有_________ | |
丁中玻璃管內固體顏色變化是 、戊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燃燒產物中有CO 寫出丁中玻璃管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③實驗結束,對相關裝置進行稱量(忽略空氣成分對實驗的干擾):甲裝置增重3.6g,乙裝置增重2.2g。那么燃燒甲烷的質量為 g,并寫出該實驗中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九年級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
C.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白霧
D.鐵絲浸入硫酸銅溶液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