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有一瓶存放時間長的氫氧化鈉,其中的一部分已經轉化成了碳酸鈉.現要用該藥品配制10%的氫氧化鈉溶液.取50.6g該藥品,溶于200g水中,然后慢慢地滴入17.1%的氫氧化鋇溶液,當用去100g氫氧化鋇溶液時,碳酸鈉恰好完全反應[Na2CO3+Ba(OH)2═BaCO3↓+2NaOH].求:
(1)50.6g該藥品中碳酸鈉的質量.
(2)完全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3)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多少g水中才能配成10%的氫氧化鈉溶液?
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 |
專題: | 溶質質量分數與化學方程式相結合的計算. |
分析: | (1)根據氫氧化鋇的質量,利用碳酸鈉與氫氧化鋇的反應求出碳酸鈉的質量即可; (2)溶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等于原固體中氫氧化鈉的質量與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之和,根據氫氧化鋇質量求出生成的氫氧化鈉的質量,溶液的質量等于混合前的物質的總質量與生成沉淀的質量之差,據此完成解答即可; (3)求出反應溶液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然后根據稀釋前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解答. |
解答: | 解:(1)反應的氫氧化鋇的質量=100g×17.1%=17.1g 設50.6克該藥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生成NaOH的質量為y,生成BaCO3的質量為z. Na2CO3+Ba(OH)2═BaCO3↓+2NaOH 106 171 197 80 x 17.1g z y 則 解得:x=10.6g y=8g,z=19.7g (2)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50.6g﹣10.6g+8g=48g 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50.6g+200g+100g﹣19.7g=330.9g 完全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分數是: (3)需加入水的體積=48g÷10%﹣330.9g=149.1g 答:(1)50.6g 該藥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10.6g. (2)完全反應后溶液的質量分數是14.5%. (3)向所得溶液中再加入149.1g水才能配成10%的氫氧化鈉溶液. |
點評: | 此題是一道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解題的關鍵是能夠對相關的反應的掌握,理清反應的思路結合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是解題的關鍵.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褪黑素是一種內源性生物鐘調節劑,在人體內由食物中的色氨酸轉化得到。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色氨酸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可形成內鹽,具有較高的熔點
B.在色氨酸水溶液中,可通過調節溶液的pH使其形成晶體析出
C.在一定條件下,色氨酸可發生縮聚反應
D.褪黑素與色氨酸結構相似,也具有兩性化合物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基本反應類型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 | 4P+5O2 |
| B. | H2CO3=H2O+CO2↑ 分解反應 |
| C. | CO+CuO |
| D. | HCl+NaOH═NaCl+H2O 復分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10克重的鐵片浸入到硫酸銅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金屬片,洗滌烘干,稱得的固體質量為10.4克,則附在鐵片上銅的質量為( )
| A. | 0.4克 | B. | 10.4克 | C. | 大于4克 | D. | 3.2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白色固體由CuSO4、MgCl2、CaCl2、NaOH、Na2CO3中的三種物質組成,為確定其成分,相關實驗及現象如下(微溶性物質按可溶處理):
綜合分析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原白色固體中一定沒有的物質是 ;
(2)無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
(3)原白色固體中只有一種物質沒有確定其是否存在,要確定其是否存在,還需補充的實驗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類是學化學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質是按氧化物、鹽、混合物順序排列的是( ▲ )
A、蒸餾水、大理石、澄清石灰水 B、酒精、硫酸鈉、泥漿水
C、氧化銅、高錳酸鉀、冰水混合物 D、干冰、碳酸鈣、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設計能夠成功的是( ▲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
A | 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 | 將石灰石和稀硫酸混合后加熱 |
B | 證明鐵、銅、銀的活動性強弱 | 向盛有少量的氯化亞鐵、氯化銀的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大小相同的銅片 |
C | 除去氯化鈉固體中的少量碳酸鈉 | 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蒸發結晶 |
D | 除去硫酸鈉溶液中少量氯化鈉雜質 | 向含有氯化鈉雜質的硫酸鈉溶液中加入適量的硝酸銀溶液,過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類型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 | CO2+C |
| B. | CaCO3 |
| C. | CO+CuO |
| D. | Ba(OH)2+2HCl═BaCl2+2H2O 復分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科學原理和實驗事實為依據進行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關結論合理的是( )
A.原子和分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
所以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也不能再分
B.元素種類在化學反應中不發生變化,所以化學反應中只有元素種類不發生變化
C.實驗室制取氧氣必須使用含氧物質,但含氧物質不一定都能制取氧氣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所以只有分子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