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發現:氮氣不活潑,在3000℃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壓條件下,向密閉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氣(N2),而后升高溫度(不超過300℃,壓強不變),若該密閉容器的體積增大了一倍,則M內分子變化的示意圖合理的是(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科學證明:空氣中的微量臭氧(O3),可抵抗陽光中紫外線對人體的損害。空調和冰箱的制冷劑“氟利昂”是一種氯氟烴(以M代替其化學式),它可破壞臭氧層,其反應過程可表示為:M+ O3→MO+O2;MO+ O3→M+O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氯氟烴在反應中的作用是( )
A催化劑 B還原劑 C氧化劑 D穩定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對不同條件下的硝酸鉀的溶解情況進行了以下實驗。
在甲、乙、丙三個燒杯中放入20 g硝酸鉀晶體,再分別加入50.0 g冷水、熱水與酒精,充分攪拌后(保持各自的溫度不變),結果如下圖所示。
(1)甲燒杯中溶液是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2)由以上實驗可得出結論: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點燃蠟燭時,小紅發現有一根燭芯沾有食鹽的蠟燭比普通蠟燭燃燒時間長一些。請你與小紅一起探究,并回答相關問題。
【提出問題】食鹽是否能延長蠟燭的燃燒時間?
【猜想假設】一定量食鹽可延長蠟燭的燃燒時間。
【實驗探究】探究不同量的食鹽對蠟燭燃燒時間的影響。
【實驗方案】取6支相同的蠟燭,在其中5支的燭芯周圍分別放入不同量的食鹽,另1支做對照實驗,分別測定它們的燃燒時間。
【實驗結果】
食鹽質量(g) | 0 | 0.1 | 0.5 | 0.7 | 0.9 | 1.0 |
燃燒時間(分鐘) | 10 | 15 | 18 | 28 | 25 | 27 |
燃燒穩定性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易滅 | 極易滅 |
【實驗結論】從所得實驗結果可初步分析出兩點結論:
①
;
②
。
【實驗反思】
①此實驗方案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如(至少寫出一點):
。
②你認為此實驗結果有什么實際應用價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表示兩種氣體發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C該反應既不是化合反應,也不是分解反應
D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們已經知道氧氣能使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那么能使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的是否一定是純氧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某化學探究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步驟如下:
①取5個大小相同的集氣瓶,分別編號為1、2、3、4、5,并分別使瓶內留有占集氣瓶容積10%、20%、30%、40%、50%的水(余下為空氣),用玻璃片蓋住并倒扣在水中。
②在試管中加入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加熱,分別用排水法向上述5個瓶子中通入氧氣,小心地把5個瓶內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取出正放好。
③分別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5個瓶中,觀察到的現象如下:
編號 | 1 | 2 | 3 | 4 | 5 |
現象 | 微亮 | 亮 | 很亮 | 復燃 | 復燃 |
請你參與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⑴寫出該實驗中產生氧氣的化學符號表達式 。
⑵從觀察到的現象可知,使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所需氧氣的最小體積分數介于 號瓶與 號瓶之間。
⑶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后,4號瓶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提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約為21%)。
⑷若要得到更準確的體積分數范圍,只要調整①步驟中集氣瓶內水的體積,并重復上述實驗即可,你認為調整后瓶內水占集氣瓶容積的體積分數為 %~ %之間。
⑸通過以上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