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用下列實驗操作可完成兩個實驗。甲實驗為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乙實驗為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氯化鈉溶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A.甲實驗的步驟是①④⑤,其中去除雜質的關鍵步驟是蒸發
B.甲實驗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實驗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驟進行操作, 則配制的溶液濃度偏大(水的密度為1g/cm3)
D.乙實驗中,若①所用的燒杯內壁沾有水,對配制的溶液濃度無影響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在“南海一號”打撈出來的文物中,“金龍紋手鐲”光彩奪目,完好無損;銅鏡表面有銅銹;鐵器則銹跡斑斑,殘存很少,這說明金、銅、鐵這三種金屬的活動順序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2)生鐵和鋼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 (填“金屬材料”或“合成材料”);煉鐵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寫出防止鐵生銹的一種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下列四套常見的實驗裝置,請按要求填寫下列有關空格:
(1)除去食鹽水中的少量泥沙,應選用的一套裝置是 (填序號),要正確完成該操作還需要的儀器名稱是 。
(2)在進行A裝置相關操作時,通常在實驗桌上放一石棉網。該石棉網在此實驗過程中的用途是 。
(3)用裝置D可制備O2。請寫出用該裝置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華雪同學對氯化鎂固體樣品(僅含雜質NaCl)進行如下檢測:取5.0g樣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0g溶液,再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實驗時得到沉淀的質量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計算在M點時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最后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日蛋糕是當代少年兒童生日時愛吃的食物,生日蛋糕中的奶油含有對人體有害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學式為C18H34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式脂肪酸不是有機物
B.反式脂肪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反式脂肪酸由54個原子構成
D.反式脂昉酸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是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氧氣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一種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帶火星的木條在氧氣中能夠復燃,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
B. 硫在氧氣里燃燒得更旺,發出藍紫色火焰,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C. 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D. 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此變化是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分)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通過實驗可以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結合圖1實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圖1是加熱固體的裝置,指出其中的錯誤 。在不改變酒精燈位置的前提下,改正錯誤需要操作的旋鈕是 (填字母)。
(2)使用圖1裝置前需要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方法是 。
(二)某實驗小組利用圖2所示裝置測量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并取得成功。
[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40℃。
[提出問題]氧氣體積約占空氣總體積的多少?
[實驗準備]錐形瓶內空氣體積為230mL,注射器中水的體積為50mL,該裝置氣密性良好。
[實驗探究]裝入藥品,按圖2所示連接好儀器,夾緊彈簧夾。先將錐形瓶底部放入熱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將錐形瓶從熱水中取出。
[現象分析]
(1)將錐形瓶底部放入熱水中,白磷被引燃,說明燃燒不能缺少的一個條件是: 。
(2)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氣球的變化是 。
(3)待白磷熄滅、錐形瓶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還可觀察到的現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動噴射出來;②當注射器中的水還剩約4mL時停止下流。導致現象②發生的原因是: 。
[得出結論]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學生對課本中圖表資料的使用情況,其中不正確的是
A.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判斷金屬與鹽酸能否發生反應
B.利用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表,查出元素的化合價
C.根據溶解度曲線圖,判斷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
D.根據酸、堿、鹽的溶解性表,判斷某些復分解反應能否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