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t1℃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1:4
B. P點表示甲、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質量相等
C. t1℃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仍是飽和溶液
D. 將三種物質的溶液從t2℃降至t1℃,析出晶體最多的是甲物質
A 【解析】試題分析:A、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是25g,所以甲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25g:100g=1:4,故A正確;B、P點表示甲、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質量的質量分數相等,故B錯誤;C、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時,乙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不是飽和溶液,故C錯誤;D、三種物質飽和溶液的質量不能確定,所以將三種物質的溶液從t2℃降至t1℃,析出晶...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年初中畢業生學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一包固體含有鋅粉、碳粉、氧化銅、氫氧化鈉、氯化鉀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固體的組成,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所示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該實驗中生成白色濾渣乙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⑵原固體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質是 ________(寫化學式,下同),證據是_________。
⑶原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____________。
⑷實驗結束后,該興趣小組將濾液C和濾液D都倒入到廢液缸,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層清液E為藍色,經檢驗E中不含氯離子,則E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
AgNO3+KCl=AgCl↓+KNO3 NaOH 加入Cu(NO3)2溶液無明顯現象,否則會生成藍色沉淀 KCl、Zn、CuO KNO3、Zn(NO3)2、Cu(NO3)2、HNO3 【解析】(1)鋅粉、碳粉、氧化銅不溶于水,故濾液A中可能含有氫氧化鈉、氯化鉀,加入硝酸銅后無明顯現象,說明不含有氫氧化鈉,加入硝酸銀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故白色沉淀是氯化銀,反應方程式為AgNO3+KCl=A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部分學校2018年九年級中考模擬試卷1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化學基本觀念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微粒觀:一氧化碳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B.能量觀:天然氣燃燒放出大量的熱
C.分類觀:純堿和燒堿從組成上都屬于堿
D.守恒觀:電解水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原子數目均不變
C 【解析】A、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正確;B、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正確;C、堿是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純堿是碳酸鈉,屬于鹽,錯誤;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和原子的種類、數目、質量均不變,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純凈物3g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
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純凈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 該反應中和
的質量比為14:11
C. 該反應中和
的分子數之比為7:6
D. 該純凈物中C、H原子的個數比為1:4
D 【解析】某純凈物3g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氫元素一定來源于有機物,碳元素的質量為2.4g,氫元素的質量為0.6g,所以該純凈物中只含有碳氫元素不含有氧元素,是正確的敘述;該反應參見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8.8g+5.4g-3g=11.2g;該反應中O2和CO2的質量比為14:11是正確的敘述;有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和...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是某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和“
”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B.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發生改變
C.該反應可能為 2H2 + O2 2H2O
D.該反應的生成物為兩種
C 【解析】 試題分析:A、通過微觀示意圖可看出:反應前是兩種物質,反應后是一種物質,故該反應是化合反應,錯誤,B、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故化學變化前后,分子的種類一定發生了變化,原子的種類不會改變,錯誤,C、通過反應微觀示意圖,該反應可能為 2H2 + O2 2H2O,正確,D、通過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生成物為一種,其他一種是過量的反應物,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向盛有一定質量稀鹽酸的燒杯中逐漸加入石灰石,產生氣體質量與石灰石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恰好完全反應后稱的燒杯中剩余物質的質量為108.1g,根據關系圖分析并計算:
(1)稀鹽酸完全反應時,產生CO2氣體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__。
(2)該稀鹽酸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0.1mol 7.3% 【解析】(1)由圖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故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是4.4gg/mol=0.1 mol; (2)設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要鹽酸的質量為x CaCO3+2HCl == CaCl2+H2O+CO2↑ 73 44 x 4.4g = 求得x=7.3g 反應前稀鹽酸的質量為108.1g+4.4g-12.5g=100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溶液在生產、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可作為溶質的是_______。
A.只有固體 B. 只有液體
C.只有氣體 D. 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
(2)物質加入足量水中,能形成無色透明溶液的是_______。
A.汽油 B. 面粉 C. 純堿 D. 硫酸銅
(3)物質加入水中形成溶液過程中,溫度會升高的是_______。
A.燒堿 B. 氯化鈉 D. 氧化鈣 D. 碳酸鈣
(4)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回答問題。
溫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100g水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0 |
①兩種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的是__________。
②NaCl和KNO3溶解度相等的溫度范圍是__________。
③KNO3晶體中含有少量NaCl,提純KNO3晶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
④60℃時,按圖示操作:
A中溶液是__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C中溶液的總質量是__________g。
⑤50℃時,將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各100g,分別加熱蒸發10g水后,再恢復到50℃,剩余溶液的質量:NaCl溶液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D C AC KNO3 20℃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有關物質的俗名、學名與化學式均表示同一物質的是
A. 干冰 水 H2O B. 純堿 碳酸鈉 Na2CO3
C. 石灰水 氫氧化鈣 Ca(OH)2 D. 膽礬 硫酸銅 CuSO4?5H2O
B 【解析】A、干冰的學名是二氧化碳,化學式為CO2,錯誤; B、純堿是碳酸鈉化學式是Na2CO3,正確; C、氫氧化鈣的俗名是熟石灰或消石灰,錯誤; D、硫酸銅的化學式為CuSO4,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組成和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下列解釋不合理的是( )
A. 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B. 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原子個數不同
C.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稀鹽酸和稀硫酸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它們都含有大量的氫離子
B 【解析】A、含碳量越高,硬度越大,生鐵含碳量高,硬而脆;由于生鐵和鋼的含碳量不同,表現出性質差異,正確;B、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種類不同,錯誤; C、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確;D、稀鹽酸與稀硫酸的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都屬于酸,都含有氫離子,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