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1年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到持續干旱,造成人畜飲水困難,各地采取措施積極抗旱。請回單下列問題:
(1)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檢驗地下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可用的物質是 ▲ 。
(2)有些村民往盛有渾濁河水中加明礬和漂白粉,然后作為生活用水,其中明礬的作用是 ▲ ,為了除去河水中的臭味和顏色,可以加入 ▲ 進行吸附。
(3)當地政府采取措施進行人工降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質是 ▲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欲探究CO2與NaOH溶液反應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組成。
(查閱資料)
1.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可以與堿溶液反應,生成Na2CO3
3.Ca(HCO3)2能溶于水
(提出合理猜想)
猜想一:溶質為Na2CO3
猜想二:溶質為 NaHCO3
猜想三:溶質為Na2CO3,NaHCO3
猜想四:溶質為_____;
(驗證猜想)
假如猜想三成立,請你根據下列提供的試劑,完成實驗報告。可選試劑:NaCl溶液、NaOH溶液、CaCl2溶液、稀鹽酸(每種試劑可重復選用)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①取反應后的溶液樣品于試管中,滴加_____溶液 | _____ | Na2CO3存在 | |
②向步驟①的試管中繼續添加所滴加的試劑,直至_____,過濾后得濾液。 | / | NaHCO3存在 | |
③向步驟②所得的濾液中加入試劑 | 方法一:加入;_____ | _____ | |
方法二:加入_____。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操作或現象與分子對應的特征不一致的選項是( )。
選項 | 操作或現象 | 分子的特性 |
A | 給籃球充氣 | 分子間有間隔 |
B | 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體積小于200 mL | 分子是有質量的 |
C | 在花園中可聞到花的香味 | 分子是運動的 |
D | 電解水可得到氫氣和氧氣 |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的媽媽為小明準備了一份午餐:大米飯、紅燒鯉魚、溜豆腐、雞蛋湯。請根據學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從營養均衡的角度考慮,他還應該增加的食物是__________(寫一種即可)。
(2)在中午做湯時加入碘鹽,其中的“碘”是指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元素”或“物質”)。
(3)飯后用洗潔精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為洗潔精具有__________功能。
(4)飯后為了防止鐵鍋生銹,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有很多,但它們都具有相似的性質。運用性質解釋下列現象中不正確的是
選項 | 現象信息 | 原因解釋 |
A | 一滴水約有1.67 ×1021個水分子 | 說明構成物質的分子體積很小 |
B | 可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員 | 由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
C | 10mL水與10mL酒精混合體積小于20mL | 說明構成物質的分子間存在間隔 |
D | 將水燒到沸騰后易將壺蓋沖起 | 溫度升高,水分子的體積變大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某化學小組用火柴、蠟燭、大理石、燒杯、酒精燈、坩堝鉗等實驗材料,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
(提出問題])物質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猜想]) 假設1:有可燃物 , 假設2: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假設3:與空氣接觸。
(設計實驗)請在下表中根據假設,利用所給材料,設計完成探究實驗。
驗證 | 實 驗 | 對 比 實 驗 |
假設1 |
| 在空氣中點燃蠟燭,蠟燭燃燒 |
假設2 |
| 在空氣中點燃蠟燭,蠟燭燃燒 |
假設3 | 在空氣中點燃蠟燭,蠟燭燃燒 | _________ |
(2)根據燃燒的條件,請用下列選項填空:若用扇子扇爐火,爐火不會熄滅,且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___(填序號);用扇子扇然著的蠟燭,燭火立即熄滅,原因是_________(填序號)。
A 可快速地提供燃燒所需的氧氣
B 空氣流動雖帶走熱量,但未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C 主要是空氣流動帶走熱量,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和歸納是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氫氣點燃前需驗純,則點燃任何可燃性氣體前都需驗純
B.含碳元素的物質充分燃燒會生成CO2,燃燒能生成CO2的物質不一定含碳元素
C.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則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建立宏觀與微觀的聯系是化學獨特的思維方式。對于宏觀現象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A.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因為分子受熱膨脹變大
B.氧氣加壓后變成液氧,是因為分子間的空隙變小
C.氫氣和液態氫都可作燃料,是因為相同物質的分子化學性質相同
D.非吸煙者受到被動吸煙的危害,是因為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填寫以下實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①傾倒液體藥品時,標簽沒有向著手心:_____.
②加熱固體時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_____.
(2)請根據下列實驗要求填空:
①讀取量筒內液體體積時視線應與_____;
②要檢驗一瓶無色氣體是氧氣的實驗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