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變化的是( )
| A. | 玻璃杯炸碎 | B. | 生米煮成熟飯 | C. | 蔬菜生長 | D. | 葡萄釀酒 |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 |
專題: |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
分析: | 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
解答: | 解:A、玻璃杯炸碎的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正確; B、生米煮成熟飯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C、蔬菜生長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D、葡萄釀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A. |
點評: | 解答本題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沒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物理變化,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化學變化.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A、B、C三種元素,A元素與B元素組成的氧化物在通常情況下為無色無味的液體,在空氣中B元素的單質約占總體積的21%,C元素的單質在B元素的單質中燃燒時,劇烈燃燒,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種黑色固體D.請回答下列問題:
(1)A元素的符號為 ,B元素的名稱為 .
(2)C元素的單質在B元素的單質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經過一段時間的化學學習,你認為下列不屬于化學這門科學研究范疇的是( )
| A. | 物質的組成和結構 | B. |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
| C. | 物質的運動狀態 | D. | 物質的用途和制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滕州市初三中考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9分)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加入稀鹽酸一會兒后,發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Ⅰ、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Ⅱ、探究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提出問題】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
猜想三: 。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進行實驗】實驗步驟1:取少量燒杯內溶液加入試管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振蕩。
實驗現象1: 。結論:猜想一不正確。
實驗步驟2:取少量燒杯內溶液加入另一支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實驗現象2: 。結論:猜想二不正確,猜想三正確。
【反思與拓展】
(1)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
(2)驗證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
下列哪些物質或方法單獨使用也能完成該實驗? (填序號)
a.pH試紙 b.檢查導電性 c.鎂條 d.硝酸銀溶液
(3)要處理燒杯內溶液,使其溶質只含有CaCl2,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滕州市初三中考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M點表示在20℃時,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B.40℃時,分別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充分攪拌,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甲大于乙
C.40℃時,分別在100 g水中加入35g 甲、乙,充分攪拌并同時降溫至20℃,析出固體的質量:甲大于乙
D.20℃時,分別在5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充分攪拌并加熱到40℃時,二者均為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物質用途主要是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A.氮氣可以填充食品包裝袋中作保護氣 B. 活性炭用于凈水
C.氧氣用于焊接金屬 D.氫氣用于火箭發射的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