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納米材料”特指粒徑1~100 nm(1 nm=10-9 m)的顆粒,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應用幾乎涉及現代工業的各個領域。用納米級的某種氧化物作催化劑,使汽車尾氣中的CO跟NO反應轉化為兩種氣體,其中一種可參與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種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兩種氣體是 、 。寫出NO和CO反應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在軍事術語上把核潛艇在海里的連續航行叫長行。為了保證長時間潛行,在潛艇里要配備氧氣的化學再生裝置。制氧氣方法有以下幾種:①加熱高錳酸鉀 ②電解水 ③在常溫下使過氧化鈉(Na2O2)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 ④加熱氧化汞。其中最適宜在潛艇里制氧氣的方法是(填標號)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
與其他幾種方法相比該方法具有的優點是(至少寫兩點):① ;②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美國普度大學研發出一種制備氫氣的新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提供信息:合金就是一種或多種金屬或非金屬經過經過混合熔融冷卻后形成的一種或多種金屬的混合物。)
A.鋁鎵合金可以循環使用
B.太陽能的利用可以部分解決能源危機問題
C.流程中的氧化鋁、水和氧氣都屬于氧化物
D.鋁鎵合金與水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Al+H2OAl2O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圖象與對應實驗相符合的是( 。
| A. | ①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制氧氣 |
| B. | ②用等質量的過氧化氫分別制取氧氣 |
| C. | ③碳酸氫銨受熱完全分解 |
| D. | ④少量的鎂條放入足量的食醋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項中,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發生改變的是 ( )
①原子的數目 ②分子的數目 ③元素的種類 ④物質的總質量
⑤物質的種類 ⑥原子的種類
A.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填空:
⑴3個氮分子______________ (2)4個硫離子___________
⑶n個銅原子______________ (4)正五價的磷元素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右圖是化學中“有名”的裝置(萬能瓶),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從_________端進氧氣。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氣,在集氣瓶中裝滿水,從______端進氧氣。
(3)醫院里給病人輸氧為了給氧氣加濕和觀察氧氣的輸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氣瓶和病人之間連接該裝置,在集氣瓶裝半瓶水,將______端接氧氣鋼瓶,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知道氧氣的輸出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某學校興趣小組同學模仿教材中實驗,分別用如圖所示四個裝置進行試驗驗證.(燒杯和集氣瓶中液體為水)
(1)用A裝置實驗,一切操作規范,但幾乎沒有水進入集氣瓶中,原因是 ;
(2)圖2是同學們對裝置B的改進實驗.組要操作是:在實際容積為250mL的集氣瓶里,先裝進50mL水,在按圖2連接好一起,按下熱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點燃,集氣瓶里預先裝進的50mL水,在實驗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號)
A.加快集氣瓶冷卻 B.減少集氣瓶空間
C.緩沖集氣瓶內氣壓的驟然升高 D.液封導氣管末端以防氣體逸出
若實驗恢復到正常溫度,發現氣體減少的體積小于,請你幫助同學找出造成這樣結果的可能原因(寫出兩種)
① ;
② .
(3)同學們沒有用裝置C進行實驗,他們認為,使用該裝置實驗,無法得出氧氣的占空氣總體積的,理由是 .
(4)同學們用D圖進行實驗,待鎂條燃燒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發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體積的70%,對于為什么進水的體積遠遠超過集氣瓶空間的,同學們進行了探究:
【猜想一】二氧化碳能與鎂條反應.
【猜想二】 ;
【查閱資料】
①鎂條在氮氣中能燃燒,產物為氮化鎂(Mg3N2)固體.
②鎂條點燃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繼續燃燒,生成氧化鎂和一種單質,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
【實驗驗證】實驗過程(略)
【交流反思】通過以上對比實驗,同學們總結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所用的反應物應滿足兩個條件:
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