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6日哈佛大學科學家宣布成功制取金屬氫。金屬氫是一種高密度、高儲能材料,它是在壓力足夠的條件下,透明固態氫轉變為黑氫半導體,再轉變為金屬氫。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構成固態氫和金屬氫的微粒相同 B. 金屬氫可以做導體
C. 制得金屬氫過程發生了物理變化 D. 金屬氫屬于合金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二)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圖中所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取用大理石 B. 加熱液體
C. 測定溶液pH D. 稀釋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省柳州市區2017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物中有單質
B.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C.圖反應前是混合物,反應后是純凈物
D.化學方程式是:2H2S+3O22S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2017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的單質為_____(填化學式);該反應前后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元素為_____(填元素符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2017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如圖是氮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和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氮的原子序數為14
B. 氮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C. 氮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
D. 化學反應中,氮原子易得5個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2017屆九年級中考二模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常溫下,銅制品生銹可生成綠色的銅綠。興趣小組同學進行了下列相關探究。
探究一:甲組同學設計并進行實驗,探究銅片生銹的必要條件。
【猜想】常溫下,銅生銹可能與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有關。
【實驗】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并持續觀察一個月。
他們觀察到只有實驗①中銅片表面生銹,實驗②、③、④中銅片始終無明顯變化。
【解釋與結論】
(1)試管中的蒸餾水要預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④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得出“銅生銹一定與二氧化碳有關”的結論,依據的兩個實驗是________(填序號)。
(4)由上述實驗推知,銅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水蒸氣、二氧化碳同時接觸。
【反思與評價】
(5)在做猜想與假設時,同學們認為銅生銹與氮氣無關,其理由是_________。
(6)欲進一步證明銅綠中含有碳酸鹽,所需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乙組同學探究加熱銅綠會生成什么物質。
他們與老師一起進行了下圖所示的實驗。實驗過程中,觀察到試管口有無色液體產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完成后,試管內固體由綠色變為黑色。
(7)他們經過討論,猜想黑色固體可能是氧化銅或者是炭粉,或者是二者的混合物。乙組同學繼續實驗,取少量黑色固體于試管中,____________(填實驗操作以及現象),證明只有氧化銅。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2017屆九年級中考二模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化學影響著社會的發展,以下分析不科學的是
A. 人體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B. 煤、石油、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
C. 用加熱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 D. 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會造成環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鎮江丹陽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請從下列物質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字母):
A.硫酸銅 B.熟石灰 C.焦炭 D.碳酸氫鈉
E.稀鹽酸 F.硝酸鉀 G.食鹽水 H.氫氧化鈉
(1)可用于金屬除銹的是_____;(2)可用于煉鐵的是______;
(3)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4)波爾多液的成分中的鹽是______;
(5)屬于復合肥料的是_______;(6)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2017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某溶液恒溫蒸發掉部分溶劑后,無晶體析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 B.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C. 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 D. 剩余的溶液與原溶液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可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