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Ⅰ是用生鐵鑄成的鍋,生鐵是鐵和碳的合金。圖Ⅱ是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圖Ⅲ是某同學畫的關于鐵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請回答:
(1)分別將生鐵和鐵熔化,需要溫度更高的是 _________ 。
(2)從微觀角度看,鐵和碳都是由 __________ 構成的。
(3)圖Ⅱ中X= ________ ;圖Ⅲ中錯誤的是_________________。(寫一點即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鋅錳電池(俗稱干電池)在生活中的用量很大,其構造如圖1所示。
(1)根據圖1判斷,屬于金屬材料的是______。
(2)金屬制品在空氣中放置易生銹,鐵生銹的條件是與______同時接觸。廢舊電池銅帽會生成一些綠色的銅銹,其主要成分為是Cu2(OH)2CO3,對比可知銅生銹除了鐵生銹的條件還必須有空氣中的______參與。
(3)利用廢舊電池銅帽(含Cu、Zn)制取海綿銅(Cu),并得到硫酸鋅溶液,主要流程如圖2所示
①同學們查閱資料知道Cu+H2O2+H2SO4=CuSO4+2X,請推斷x的化學式______。
②寫出過程Ⅱ中涉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寫出一個即可)
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過程I中H2O2也有可能分解生成氧氣
B.固體E是混合物
C.溶液F比溶液B中含硫酸鋅的溶質質量高
(4)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知道:鋅皮為金屬鋅(含有少量的鐵)
①取一塊鋅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得到溶液X和固體Y.當固體Y中只含一種物質時,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溶質為______。(寫出化學式)
②另取一塊質量為6.5g鋅皮與足量稀硫酸完全反應,則生成氫氣的質量______0.2g(選填“<”、“>”或“=”)。
(5)另取(3)中的銅帽20克置于燒杯中,向燒杯中連續三次加入稀硫酸反應,并記錄所得氣體的質量,實驗數據如下: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連續加入稀硫酸的質量(g) | 40 | 40 | 40 |
生成氣體的總質量(g) | 0.08 | 0.16 | 0.20 |
計算這種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寫出計算過程,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臨邑縣、禹城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目前世界年產量最多的金屬是鐵,工業上用赤鐵礦煉鐵的原理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防止鐵制品生銹的措施是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金屬鈦(Ti)的硬度大、熔點高、常溫下耐酸堿,是航海、醫療等不可缺少的材料。鈦鐵礦(主要成分FeTiO3)是工業上治煉金屬鈦的主要原料,制備金屬鈦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部分產物略)。
(1)①中反應為,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
(2)步驟②分離出TiCl4的方法,是利用了TiCl4與X的_______不同。
(3)步驟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 。
(4)利用上述方法制取的金屬鈦中可能會含有少量雜質,該雜質是金屬 __________ ,可用_______ 除去。
(5)依據綠色低碳理念,你認為該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 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 鐵放入硫酸銅溶液中固體質量增加
B. 濃氨水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質量減少
C. 鎂條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鎂條的質量大
D. 煤燃燒后變成煤灰,煤灰的質量比煤的質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空氣中各種成份的用途說法錯誤的是( )
A. 稀有氣體通電會發出有色的光 B. 氮氣可用作保護氣
C. 氧氣可用作火箭發射的燃料 D. 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染色”饅頭中添加有鉻酸鉛(PbCrO4)顏色為檸檬黃,會使人體致癌,已被衛生部門明文禁用。已知鉻元素(Cr)化合價為+6價,則鉛元素的化合價為( )
A. +2 B. +4 C. +5 D. +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潁上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清華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甲醇,其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參加反應的A、B兩物質的分子個數的比為1:1 B. 反應前后原子總數沒有改變
C. 甲是單質,乙、丙、丁均為化合物 D. 該反應符合“低碳”的理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