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缺硒有可能誘發皮膚疾病和癌癥。過量攝入會引起中毒,已知硒的原子序數為34,質子數與中子數之和為79。下列有關硒原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
A.核外電子數為34 B.核電荷數為79 C.質子數為34 D.中子數為45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個密閉容器中有四種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發生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物質 | X | Y | Z | Q |
反應前質量/g | 4 | 10 | 1 | 21 |
反應后質量/g | 0 | 10 | 15 | 待測 |
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 A. | Y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
| B. | 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
| C. | 反應后Q的質量為10g |
| D. | 該反應中消耗X與Q的質量之比為4: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化學學科認識中錯誤的是( )
| A. | 化學為人類研制了新材料 |
| B. | 化學已經成為了生命科學的重要基礎 |
| C. | 化學為人類提供了新能源 |
| D. | 化學的發展導致了生態環境的惡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做鐵絲在氧氣里燃燒實驗時,鐵絲常繞成螺旋狀,螺旋形鐵絲的一端系一根火柴,實驗時要點燃_______(填“鐵絲”或“火柴”) 一端; 實驗時在集氣瓶中預先加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其作用是_________;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 ,生成了一種_________,并放出大量的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和小芳在討論“能否用蠟燭燃燒法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這一問題時,小芳認為:通過圖1裝置,用蠟燭燃燒法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會 (填“偏高”、“偏低”或“不變”)。她根據蠟燭燃燒產物的特點闡述了自己的理由: ,并用圖1裝置進行實驗,證實了自己的結論。(注:本題實驗中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體是水。)
小明認真分析了小芳的實驗結果后,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導致小芳這一實驗結果還有其他原因嗎?
【實驗探究】小明設計了圖2裝置,進行以下操作:
(1)取黃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濾紙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入捆在電烙鐵下面貼片的凹槽內。
(2)將燃燒匙內的蠟燭點燃后迅速插入鐘罩內,并立即塞緊橡皮塞。
(3)待蠟燭熄滅后(蠟燭有剩余),接通電烙鐵電源,發現白磷先熔成液體,接著燃燒產生大量白煙,說明通電前鐘罩內含有 ,產生白煙的文字表達式是 。
【得出結論】導致小芳這一實驗結果的另一原因是 。
【交流與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實驗后,又提出了一個問題:能否用鐵絲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你的觀點是 (填“能”或“否”),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請根據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回答有關問題:
2 | 3 Li 鋰 6.941 | 4 Be 鈹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3 | 11 Na 鈉 22.99 | 12 Mg 鎂 24.31 | 13 Al 鋁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氬 39.95 |
(1)請從上表中查出關于碳元素的一條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1號元素與第17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是 ,構成該物質的微粒是 (選填“分子”、“原子”或“離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縱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 (填字母)。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十一屆會運會在山東濟南舉辦,體操運動員在上器械之前常在手上搓一種白色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鎂、氧化鎂等物質.這種白色粉末屬于( )
| A. | 純凈物 | B. | 化合物 | C. | 氧化物 | D. | 混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