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室內放一盆水能防止CO中毒
B.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
C. 用碳素墨水填寫檔案,因為常溫下碳單質化學性質穩定
D. 金剛石和石墨的結構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 【解析】A、一氧化碳難溶于水,所以室內烤火取暖,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錯誤;B.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正確;C. 用碳素墨水填寫檔案,因為常溫下碳單質化學性質穩定,用碳素墨水填寫檔案,保存的時間更長,正確;D. 決定物質種類的是組成和結構。金剛石和石墨的組成相同,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是兩種不同的物質,正確。故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一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進行實驗測定,取12g樣品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放在天平上觀察并記錄反應過程中天平示數變化如下
反應時間/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燒杯及所盛物質總質量/g | 115.0 | 114.0 | 113.0 | 112.0 | 111.2 | 110.9 | 110.7 | 110.6 | 110.6 | 110.6 |
試計算:該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至0.1%)
83.3% 【解析】解:由題中數據知反應共產生CO2的質量為115.0g-110.6g=4.4g 設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x=10g 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質量分數 ×100%≈83.3% 答:該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約為83.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碳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產生白煙 B.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C. 將鐵絲伸入稀鹽酸中,溶液變成黃色 D. 鋁絲伸入硫酸銅溶液中,鋁的表面有銅析出
B 【解析】A、碳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沒有產生白煙,錯誤;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正確;C、將鐵絲伸入稀鹽酸中,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溶液變成淺綠色,錯誤;D、鋁絲伸入硫酸銅溶液中,鋁的表面有銅析出,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 2A+B==C+2D的反應中,6gA與足量的B充分反應后生成了5gC和9gD,若要生成18gD,則參加反應B的質量是
A. 4g B. 8g C. 16g D. 無法計算
C 【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第一次反應的B的質量:5g+9g-6g=8g; 設第二次反應的B的質量為, 2A+B=C+2D 8g 9g 18g =16g,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2018學年初三畢業生升學文化課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與相應操作對應正確的是( )
A. ①向一定量鋅粒中加入稀鹽酸
B. ②向一定量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水
C. ③向一定量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石灰水
D. 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硝酸鉀固體
A 【解析】A. ①向一定量鋅粒中加入稀鹽酸,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氫氣由少到多,鋅完全反應后,氫氣的質量不再改變,正確;B. ②向一定量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堿性變弱,但始終呈堿性,溶液的pH始終大于7,錯誤;C. ③向一定量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石灰水,碳酸鈉馬上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不反應,錯誤;D. 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飽和的硝...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2018學年初三畢業生升學文化課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將下列少量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 )
A. 汽油 B. 面粉 C. 氯化鈉 D. 二氧化錳
C 【解析】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在溶液中物質以分子或離子等微觀粒子的的形式相互混合。A. 汽油以油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乳濁液,錯誤; B. 面粉以固體顆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懸濁液,錯誤; C. 氯化鈉以離子分散在水分子間,形成的是溶液,正確; D. 二氧化錳是難溶性固體,以固體顆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是懸濁液,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積,做上記號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點燃燃燒匙內稍過量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______ ;
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瓶內水面最終上升約至1刻度處,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______ ;
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剩下的氣體主要是 ______ ,該氣體 ______
填“支持”或“不支持”
燃燒;
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 ______ ;
小梅同學探究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試驗之后,又設計了如甲裝置所示的實驗,紅磷和木炭均為足量,分別把A、B兩瓶中的紅磷和木炭點燃,將燃燒完畢冷卻至室溫后,打開C、D兩處的夾子,想一想.
她將看到甲裝置的燒杯中的水進入 ______ 瓶,原因是 ______ .
如果將甲裝置改裝成乙裝置,反應完畢后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二模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已知A-G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B、C、D、E,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D組成元素不同,F、G組成元素相同且常溫下均為液體,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相鄰兩種物質間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兩種物質間的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及部分物質間的關系未寫出),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未出現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 CaCO3+2HCl=CaCl2+H2O+CO2↑ 滅火 (合理即可) 置換反應 【解析】根據A-G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B、C、D、E為五種不同類別的物質,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碳酸鈣,A、D組成元素不同,碳酸鈣會與D發生反應,所以D是稀鹽酸,F、G組成元素相同且常溫下均為液體,G生成的F、C可以相互轉化,所以G是過氧化氫溶液,F是水,C是氧氣,E會與F相互轉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門頭溝區2018屆九年級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水果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你能聞到香味的原因是
A. 分子在不斷運動 B. 分子的質量很小
C. 分子之間有間隔 D. 分子的體積很小
A 【解析】聞到水果散發出誘人香味的原因是A. 分子在不斷運動。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