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用高錳酸鉀取氧氣的注意事項和反應原理分析解答;
(2)據排水法收集氣體的注意事項解答;
(3)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比水小,據此確定進氣口;
(4)實驗中發現試管破裂,主要原因是試管的受熱不均勻造成的;造成試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試管口向上傾斜、試管底部接觸到燈芯、加熱時試管外壁有水、沒有進行預熱、實驗完畢先停止加熱,后移導管等;
(5)D所示裝置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據反應原理書寫表達式,并根據實驗的注意事項進行解答.
解答 解:(1)試管口塞一團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加熱高錳酸鉀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2KMnO4 $\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該反應由一種物質分解生成三種物質,是分解反應;
(2)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應等氣泡連續、均勻冒出再開始收集,因為開始出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
(3)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應從長管進氣,將空氣擠壓到集氣瓶上部排出;其密度比水小,所以應從短管進氣,長管便于排水;
(4)①加熱時接觸燈芯,導致試管受熱不均,可能會炸裂;②鐵夾未夾在試管中上部,與試管炸裂無關;③酒精燈中酒精超過了容積的$\frac{2}{3}$,可能會在燈頸處起火,與試管炸裂無關;④加熱時試管外壁有水,試管受熱不均,可能會炸裂;⑤氧氣收集完畢后,未從水中移出導管,可能導致水倒吸,引起試管炸裂.
(5)D所示裝置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紅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4P+5O2 $\frac{\underline{\;點燃\;}}{\;}$2P2O5;如果該實驗結果偏小,出現誤差的原因可能是紅磷的量不足、裝置的氣密性不好、沒有冷卻就打開止水夾讀數,故選 ①②③;
故答案為:(1)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2KMnO4 $\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分解反應;
(2)連續并比較均勻的氣泡冒出;
(3)a; b;
(4)①④⑤;
(5)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4P+5O2 $\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①②③.
點評 本題較綜合的考查了氧氣的 制取和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相關知識及儀器的使用注意事項,掌握相關知識是解答問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