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X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四種物質。下圖變化均為初中化學常見反應,其中的每次轉化都能一步完成且通過同一基本反應類型實現。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若甲是Fe,則丙可以是Zn B. 若甲是CO2,則丙可以是O2
C. 若甲是CO2,則丙可以是Na2CO3 D. 若甲是NaOH,則丙可以是Na2CO3
C 【解析】每次轉化都能一步完成且通過同一基本反應類型實現。A、若甲是Fe,則丙可以是Zn,鐵和鋅均可與硫酸銅溶液發生置換反應,生成銅,故A正確;B、若甲是CO2,則丙可以是O2,二氧化碳與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碳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均屬于化合反應,故B正確;C、若甲是CO2,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首先是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然后碳酸再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水,則丙可以是...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邵陽市畢業學業模擬考試(二)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
(2)要將t2℃時甲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劑、______等.
(3)t3℃時,等質量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析出晶體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
(4)乙中混有少量的丙,要提純得到乙應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晶方法。
甲>乙=丙 降溫 丙>乙>甲 蒸發溶劑 【解析】(1)t1℃時,因為在該溫度下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順序為甲>乙=丙,水都是100g,所以A、B、C三種固體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甲>乙=丙; (2)由于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要將t2℃時甲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可采取降溫的方法; (3)三種物質中只有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乙物...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2018屆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少量雜質,所用試劑及操作方法均正確的是
選項 | 物質 | 雜質 | 除雜試劑及操作方法 |
A | Cu | C | 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
B | CaO | CaCO3 | 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過濾 |
C | CO2 | CO | 在空氣中充分燃燒 |
D | FeCl2溶液 | CuCl2 | 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Cu、C在,空氣中充分灼燒均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B、CaO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碳酸鈣難溶于水,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C、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被點燃,錯誤;D、過量鐵粉能與CuCl2溶液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銅,充分反應后過濾,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2018屆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了其化學性質的是
A. 石墨作電極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氫氧化鈉去除油污 D. 濃硫酸作干燥劑
C 【解析】A、石墨作電極是利用石墨的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錯誤;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沒有新物質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質,錯誤;C、氫氧化鈉去除油污是利用氫氧化鈉與油污反應,而將其除掉,利用了化學性質,正確;D、濃硫酸作干燥劑是利用濃硫酸的吸水性,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性質,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微觀示意圖可形象地表示微粒發生的變化。下圖是某物質燃燒的微觀示意圖。
⑴ 第一個框內物質屬于_______(填:“混合物”、“化合物”、“單質”)。
⑵ 請在第二個方框中把微觀粒子補充完整。________。
⑶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為______。
⑷ 燃燒時用干而冷的小燒杯即可檢驗其中的一種生成物,方法是________。
化合物 4NH3+3O2 2N2+6H2O 17:24(24:17) 將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霧。 【解析】⑴ 第一個框內物質屬于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⑵⑶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 2N2+6H2O。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質量比為4×﹙14+3﹚∶3×32=17:24。⑷ 燃燒時用干而冷的小燒杯即可檢驗其中的一種生成物,方法是將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按下列裝置進行實驗,不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氫氣密度比空氣小,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A正確;B、二氧化碳驗滿,應把燃燒的木條伸入到瓶口處,若熄滅證明已滿,故B正確;C、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與一氧化碳不反應,故C錯誤;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故D正確。 點睛∶二氧化碳驗滿,應把燃燒的木條伸入到瓶口處。氫氣密度比空氣小,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主要成分是Fe2O3的鐵礦石是
A. 赤鐵礦 B. 磁鐵礦 C. 菱鐵礦 D. 黃鐵礦
A 【解析】A、赤鐵礦主要成分是氧化鐵;B、磁鐵礦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C、菱鐵礦 主要成分是碳酸亞鐵;D、黃鐵礦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亞鐵。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2018屆九年級教學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解釋下列現象:
(1)濃鹽酸在空氣中冒“白霧”,是因為鹽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冰用作制冷劑,是因為干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油鍋著火,蓋上鍋蓋能滅火,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碳和氧化銅能冶煉銅,是因為(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______________。
揮發性 升華吸熱 鍋蓋能阻隔外部空氣(或氧氣) C+2CuO高溫2Cu+CO2↑ 【解析】(1)根據濃鹽酸有揮發性解答;(2)根據干冰升華吸熱解答;(3)根據滅火原理解答;(4)根據碳和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解答。(1)濃鹽酸在空氣中冒“白霧”,是因為鹽酸具有揮發性;(2)干冰用作制冷劑,是因為干冰升華吸熱;(3)油鍋著火,蓋上鍋蓋能滅火,是因為鍋蓋能阻隔外部空氣(或氧氣),起...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吉林市 2018年初三模擬考試理化合卷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科學家最新發現,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可以將樹木纖維素轉變成超級儲能裝置,如圖是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均保持不變
B. W物質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5%
C. 參加反應的X、Y兩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為3:4
D. 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
D 【解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碳和氨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了氮氣和甲烷,反應的方程式是:3C+4NH32N2+3CH4. A、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質量均保持不變,故A正確; B、由圖示可知,W為甲烷,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75%,故B正確; C、由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X、Y兩物質的粒子個數比為3:4,故C正確. D、該...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