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微粒的觀點解釋。
(1)把糖放在水中,糖溶解了,而水卻有了甜味______________。
(2)空氣是一種混合物,而氧氣是純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水通電可以生成氫氣和氧氣,為什么水不具有氫氣和氧氣的性質 ___________________。
(4)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時汞柱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實驗時,用剩的藥品要放回到原試劑瓶中,以免浪費
B. 實驗時,如果沒有說明取用固態藥品用量時,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即可
C. 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里的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
D. 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應使視線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通常狀況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大,不易溶于水。它可用作潛水、醫療急救、登山,也可用作煉鋼、氣割氣焊等。自然界的氧氣主要來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它是比較活潑的氣體,能跟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提供氧,具有氧化性。試回答。
(1)氧氣的物理性質(寫一點):___________;
(2)氧氣的用途有:___________和支持燃燒;
(3)氧氣的化學性質:_____________;
(4)空氣中氧氣的來源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莉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人體呼出的氣體跟吸入的空氣相比,各種氣體的含量是否發生了變化?
(猜想)呼吸前后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的含量可能發生了變化。
(實驗準備)
(1)收集空氣:取兩個空集氣瓶,用玻璃片的______(選填“磨砂”或“光滑”)面向下蓋好集氣瓶;
(2)收集呼出的氣體:用________法分別收集兩瓶呼出的氣體。
(完成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現象分析 |
①將燃著的小木條分別伸入空氣樣品和呼出氣體的樣品中 | ___________________ | 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比空氣中更少 |
②向空氣樣品和呼出氣體的樣品中各滴入__________的澄清石灰水,振蕩 | 呼出氣體中的澄清石灰水比空氣樣品中變得更渾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取兩個干燥的燒杯,對其中的一個杯內哈氣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呼出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比空氣中更多 |
(實驗結論)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相比,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的含量都發生了變化。
(交流討論)
(3)將集氣瓶裝滿水的操作中玻璃片的使用方法是:先用玻璃片蓋住盛滿水的集氣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將瓶口全部蓋住;
(4)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中氮氣的含量也可能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力爭做個環保小模范。他想把家里的生活污水進行處理再利用,他家的生活污水中含有碎菜葉、魚鱗片、塑料薄膜片、泥沙等并有一股臭味。請你幫他解決下述問題:
(1)他想除去污水的腥臭味,可用_____(填物質名稱)。
(2)他想除去碎菜葉、魚鱗、塑料、泥沙等,可采用_____操作。
(3)他處理后的生活污水,可用于_____。
(4)他對生活污水進行回收再利用的意義是什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雨閱讀課外資料得知:雙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錳還可用氧化銅等物質作催化劑,于是他對氧化銅產生了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氧化銅是否也能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它是否比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更好?
(設計實驗)小雨以生成等體積的氧氣為標準,設計了下列三組實驗(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忽略)。
實驗序號 | KclO3質量 | 其他物質質量 | 待測數據 |
① | 1.2g | / | |
② | 1.2g | CuO 0.5g | |
③ | 1.2g | MnO20.5g | |
(1)上述實驗應測量的“待測數據”是 。
(2)若實驗②比實驗①的“待測數據”更 (填“大”或“小”),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
(3)將實驗②反應后的固體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若衡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將黑色粉末放入試管中, 。(簡述操作和現象)
(預期結論)氧化銅還能作氯酸鉀的催化劑。
評價設計)你認為小雨設計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編號填寫:
①帶火星的木條 ②燃著的木條 ③澄清石灰水
(1)能鑒別出氧氣和空氣的有_________;
(2)能鑒別出氧氣、空氣、二氧化碳的有__________;
(3)能鑒別出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有__________;
(4)能鑒別出氮氣和二氧化碳的有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用語表示:
(1)氧元素_____
(2)1個氫原子_____
(3)水分子_____
(4)三個氧氣分子_____
(5)Na+_____
(6)5個鐵原子_____
(7)Cl表示_____
(8)鎂離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A.50 mL酒精與50 mL水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 mL,是因為分子變小了
B.救援犬能根據氣味發現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跡象,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C.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是因為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D.冰和干冰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