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武漢將成為我國首個新型氫能城市。某化學興趣小組在老師的幫助下圍繞氫氣的燃燒實驗開展如下探究:
(1)點燃氫氣前,一定先要________。點燃純凈的氫氣可以看到淡藍色火焰現象,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______反應。
(2)研究氫氣燃燒實驗,需要用試管收集不同體積比的氫氣與空氣的混合物,若用試管(假設試管容積為10mL)收集氫氣與空氣體積比為4:1的混合氣體,其操作方法為________。
(3)用不同體積比的混合氣體做氫氣的燃燒實驗,結果如表:
序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氫氣與空氣體積比 | 9:1 | 8:2 | 7:3 | 5:5 | 3:7 | 1:9 | 0.5:9.5 |
點燃現象 | 安靜 燃燒 | 安靜 燃燒 | 弱的 爆鳴聲 | 強的 爆鳴聲 | 強的 爆鳴聲 | 弱的 爆鳴聲 | 不燃燒 不爆鳴 |
請分析上表信息,你對燃燒或燃燒條件的新認識是可燃物能否燃燒除具備燃燒條件,還要考慮到________。
【答案】檢驗純度 化合 試管先裝入8mL水,用拇指堵住試管口,倒扣在水槽中,用排水法收集氫氣,將剩余的水排出 與可燃物的濃度(或純度)有關(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氫氣具有可燃性,點燃不純的氫氣可能會發生爆炸,所以點燃氫氣前,一定先要檢驗純度。純凈的氫氣能安靜的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產物是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是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
(2)用容積為10mL試管收集氫氣與空氣體積比為4:1的混合氣體,則氫氣為8mL,空氣為2mL。操作方法是試管先裝入8mL水,用拇指堵住試管口,倒扣在水槽中,用排水法收集氫氣,將剩余的水排出。
(3)從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可燃物能否燃燒除具備燃燒條件,還要考慮到反應物的濃度。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含雜質的硝酸鈉溶液,為確定其組成,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下列判斷正確的( )
A. 無色溶液B的溶質只有硝酸鈣
B. 該實驗中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不止一種
C. 生成白色沉淀A的反應是化合反應
D. 原溶液中的雜質可能由氯化鈣、硝酸鈣、氯化鈉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黃鐵礦(主要成分為二硫化亞鐵,FeS2)可用于工業制備硫酸(H2SO4),其所得礦渣中氧化鐵(Fe2O3)含量較高,可用于高爐煉鐵。其工業流程圖如圖所示:
其中高爐煉鐵的另兩種原料分別為焦炭和石灰石(主要成分為CaCO3),其基本原理為:焦炭在高溫下先轉化為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再與氧化鐵(Fe2O3)在高溫下反應制得鐵。石灰石的作用是將雜質轉化成爐渣除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將沸騰爐里的反應填寫完整:4FeS2+11O2 2Fe2O3+______。
(2)黃鐵礦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3)將從接觸室中排出來的SO2和空氣重新送回接觸室的目的是______。
(4)試寫出煉鐵高爐中一氧化碳煉鐵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為制備納米CaCO3的一種流程:
(1)實驗室中進行操作1、2時,所用玻璃儀器有______、玻璃棒和燒杯。
(2)該流程中可以循環使用的物質是______。
(3)操作2中產生的氯化銨在農業上可用作______。
(4)操作2所得固體用蒸餾水洗滌。檢驗固體已洗凈的方法是______。
(5)實驗時將250克含碳酸鈣為80%的礦石用鹽酸溶解,至少需要7.3%的稀鹽酸______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如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若用裝置B排水收集氧氣,氣體應從_______(填“a”或“b”)導管通入瓶內: 瓶底留少量水進行裝置C中的實驗,水的作用是______。
(2)對比裝置C和D,可以得出關于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_______。
(3)甲、乙兩同學分別連接A、E、F進行實驗,A中所加藥品不同,F中所加藥品相同。
①甲在實驗時E中蠟燭熄滅,F中溶液變渾濁,則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E中蠟燭熄滅,說明A中產生的氣體所具有的性質為______。
②乙在實驗時E中蠟燭燃燒更旺,F中溶液變渾濁,則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③F中溶液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和平榮光”火炬采用環保型燃料丙烷。丙烷分子結構模型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丙烷的敘述中不正確是( )
A.丙烷屬于有機化合物B.丙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C.丙烷由丙烷分子構成D.丙烷中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研究小組在開展了“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的作用”之后,又進行了“尋找新的催化劑”的探究實驗。
(提出問題 1)尋找“氧化鐵能否用于過氧化氫溶液分解的催化劑”的證據?如果能, 它的催化效果如何?
(實驗設計 1)
實 驗 | 現 象 |
Ⅰ.分別量取 5 毫升 5%的過氧化氫溶液于 A、B 兩支試管中,向 A 中加入 a 克氧化鐵粉末,并分別在 A、B 兩支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觀察現象。 | A 試管中產生氣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 試管中無明顯現象 |
Ⅱ.將“實驗Ⅰ”中 A 試管的剩余物質分離,將所得固體進行洗滌、干燥、稱量 | 所得固體質量為 a 克 |
Ⅲ.將“實驗Ⅱ”得到的固體放入盛有 5 毫升 5%的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向試管中伸入帶火星的木條 | 有氣泡冒出,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
Ⅳ.分別量取 5 毫升 5%的過氧化氫溶液放入 C、D 兩 支試管中,向 C 試管中加入 a 克氧化鐵粉末,向 D 試管中加入 a 克二氧化錳粉末 |
(實驗結論)
(1)A 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
(2)氧化鐵可以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尋找該結論的證據主要是設計了實驗_____(選填Ⅰ、Ⅱ、Ⅲ或Ⅳ)展開的。
(實驗評價)
(1)設計實驗Ⅲ的目的是_____;
(2)可以用下列方法作出判斷,從而達到實驗Ⅳ的設計目的。a.定性判斷:觀察 C、D兩支試管中產生氣泡的快慢;b.定量判斷:_____。
(資料信息)過氧化氫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錳還可用氧化銅等物質作為催化劑
(提出問題 2)氧化銅(黑色粉末)是否也能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它是否比二氧化錳效果更好?
(實驗設計 2)某同學以生成等體積的氧氣為標準,設計了下列三組實驗(其它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忽略)。
實驗序號 | 氯酸鉀質量 | 其他物質質量 | 待測數據 |
① | 1.2 克 | X | |
② | 1.2 克 | 氧化銅 0.5 克 | Y |
③ | m | 二氧化錳 0.5 克 | Z |
(1)寫出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上述實驗應測量的“待測數據”是指_____,從數學描述角度,X、Y、Z 在數值上的大小關系是_____。
(3)若實驗②比實驗①的“待測數據”更_____(填“大”“小”或“不確定”),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表中“m”的數值應該為_____。
(4)將實驗②反應后的固體經過過濾、洗滌、干燥處理后,稱量得到 0.5 克黑色粉末, 再將黑色粉末放入_____(簡述操作)。
(總結提高)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但不是所有可燃物失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來撲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三位美國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酶催化反應機理,發表了全球第一個酶類反應的計算機模型,終于實現了對所有分子的普遍適用性。則回答:
(1)他們在分子尺度(層次)上成功模擬研究蛋白質分子,計算出生命化學的通用程序。下列有關蛋白質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___)
A蛋白質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有機化合物
B若少量的重金屬鹽中毒,可以食用含蛋白質的食物來解毒
C青少年多喝富含蛋白質的牛奶,有利于健康
D甲醛能與蛋白質發生反應,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2)酶也是一類重要的蛋白質,是生物催化劑。下列圖像為計算機模擬人體內某種酶在不同pH條件下,酶催化效率與溫度之間的相互關系。請從圖像中進行
①人體體溫t1為37℃時,各種酶催化效率最___(填“高”或“低”);
②在溫度從0→t2的變化中,酶的催化效率變化規律應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科普文章。
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煤(主要含碳、氫、氧、氮、硫等元素)為主要能源的國家。相對單一的能源消費模式,導致了能源供需結構的失衡,同時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影響。2016年,我國石油產量為1.997億噸,消費量卻達到5.787億噸。因此,把煤制成油,一直是我國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戰略決策。
煤制油被稱為煤的液化。一種工藝是先將煤送入汽化爐內,轉化成粗煤氣,再進一步處理后得到僅含CO和H2的合成氣,然后以合成氣為原料,在一定的溫度、壓強和催化劑條件下合成甲醇(CH3OH),再利用甲醇合成燃料油。
我國在煤制油工業生產上的優勢之一是用非常廉價的原材料做成催化劑,這一技術為我國能源結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模式的弊端是_____。
(2)在2016年能源消費結構圖中,能代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是_____(填“A”或“B”)
(3)甲醇(CH3OH)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
(4)將煤轉化成煤氣的反應為,該反應中涉及的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我國的能源消費主要是化石燃料
B 我國在2016年的石油消費量遠大于產量
C “煤制油”技術有助于解決煤多油少的結構性缺點
D “煤制油”的過程只發生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