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學一實驗室在進行拉級滲謝液污水處理實驗時發生爆炸。這次爆炸事件再次敲響實驗室安全靠鐘。下列實驗室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 )
A.酒精燈不慎碰倒燃燒起來,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B.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液體體積不少于試管容積的1/3
C.聞氮氣的氣味時,應用手在瓶口輕輕煽動,讓極少量的氣體飄入鼻孔
D.易燃易爆物品不能與其他物質混存,必須貼好危險品標志并隔離貯存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化學知識,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良現象的產生。
(1)為了保證人身安全,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必須先做_____實驗。
(2)為防止照片褪色,可將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閉),目的是隔絕_____。
(3)防毒面具的濾毒罐里盛放了一定量的活性炭,目的是用來除去有毒氣體,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4)要除去茶水中的茶渣,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醛可用作農藥和消毒劑。下列關于甲醛(CH2O)的說法正確的是
A.從微觀上看:1個甲醛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1個水分子構成
B.從類別上看:甲醛屬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
C.從宏觀上看:甲醛由1個碳元素、2個氫元素、1個氧元素組成
D.從量方面看:甲醛的相對分子質量是是3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對人體呼出氣體進行實驗探究時,木條燃燒很快熄滅說明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較高
B.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時,彈簧夾一定要夾緊,否則測量結果會偏大
C.做硫磺燃燒實驗時,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加快冷卻
D.電解水時正極和負極產生氣體的質量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蝦青素(C40H52O4)是一種具有極強的抗腫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質,可增強動物免疫力。下列有關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蝦青素是一種氧化物
B.蝦青素是由96個原子構成
C.蝦青素的相對分子質量是596
D.蝦青素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40:5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實驗小組同學對“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含量有什么不同”這一課題進行研究。
(查閱資料)二氧化碳的性質:①能溶于水,②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③不支持燃燒。
(收集氣體)收集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
(設計方案)用大小相同的兩個塑料瓶收集氣體。
方案1:排水收集法:先將軟塑料瓶裝滿水,將塑料管小心插入里面,緩緩吹氣。
方案2:用塑料瓶收集:先將軟塑料瓶壓扁,然后緩緩向里面吹氣。
探究環節1 比較兩種氣體中氧氣的含量
(實驗過程)將粗細相同的燃燒的細木條同時伸入分別盛有空氣和呼出氣體的塑料瓶中,觀察火焰大小和燃燒時間長短。
(實驗現象)呼出氣體中的木條燃燒火焰小,燃燒時間短。
(實驗結論)____________。
探究環節2 比較兩種氣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設計實驗)向一瓶空氣樣品和一瓶呼出氣體的樣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數的___________,振蕩,觀察是否有渾濁現象出現。
(觀察現象)呼出氣體的樣品中石灰水變渾濁,空氣樣品中石灰水無渾濁現象出現。
(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中二氧化碳含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B.礦泉水、河水
C.蒸餾水、凈化后的空氣D.高錳酸鉀、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善于梳理化學知識,能使你頭腦更聰明。以下歸納有錯誤的一組是
A.化學物質中的“三” | B.化學學科基本觀念 |
①三種可加熱儀器——試管、燒杯、蒸發皿 ②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 ①能量觀——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 ②守恒觀——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 |
C.安全常識 | D.元素與人體健康 |
①檔案材料失火——可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②熄滅酒精燈——用嘴吹滅 | ①缺鐵——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②缺鈣——易得佝僂病或骨質疏松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氧化物
B.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物質一定是有機物
C.中和反應都生成鹽和水,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堿性溶液pH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顯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