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轉化汽車尾氣中有害氣體的微觀示意圖,請從微觀角度回答下列問題:
在該變化 前后發生改變的粒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變化的實質是(將答案補充完整):在催化劑作用下,一氧化氮分子分成氮原子和 氧原子,一氧化碳分子分成碳原子和氧原子,_____________ ;
(3)反應前兩種物質分子的相同點是 ______________。
一氧化碳分子、參加反應的一氧化氮分子 每 2 個氮原子結合成 1 個氮分子,每 1 個碳原子和 2 個氧原子結合成 1 個二氧化碳 分子 都含氧原子 【解析】由尾氣中有害氣體(催化劑作用下)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各物質反應的微粒個數關系是: (1)由微粒的變化可知,在該變化中發生改變的粒子是一氧化碳分子和參加反應的一氧化氮分子;(2)該變化的實質是:在催化劑作用下,一氧化氮分子分成氮原子和氧...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學業水平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現有A、B、C、D、E五種溶液,它們分別是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CuSO4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種,已知A+B→無明顯現象,B+C→白色沉淀,C+D→白色沉淀,A+D→無色氣體,E是一種藍色溶液,可用于配置農藥波爾多液。試回答:
(1)D物質中的溶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寫出B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
(2)寫出A和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其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
Na2CO3 化工原料、精煉石油、金屬除銹、冶煉金屬、作干燥劑 2HCl+Na2CO3=2NaCl+H2O+CO2↑ 復分解反應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A+B→無明顯現象,B+C→白色沉淀,B是硫酸,C+D→白色沉淀,C是BaCl2溶液,A+D→無色氣體,A是鹽酸,D是碳酸鈉,E是一種藍色溶液,E是硫酸銅,可用于配置農藥波爾多液。(1)D物質中的溶質是Na2CO3。B是硫酸,其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鞍山市2018年九年級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電解水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水分子數目不變 B. 水分子體積改變
C. 生成了新的原子 D. 生成了新的分子
D 【解析】 試題分析:電解水的過程中,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轉化為生成物分子的過程,所以答案選擇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臺和鹽都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 )
A. 金剛石用于切割玻璃 B. 鎂粉用于制作照明彈
C. 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D. 小蘇打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A 【解析】必須經化學變化才能表現的性質叫化學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的性質叫物理性質。A. 金剛石用于切割玻璃, 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是物理性質; B. 鎂粉用于制作照明彈, 需要鎂燃燒,發生化學變化,是化學性質性質;C. 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需要氫氧化鈣發生中和反應,是化學性質性質; D. 小蘇打用于治療胃酸過多, 需要碳酸氫鈉和胃里的鹽酸發生化學變化,是化學性質性質。故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五四學制)聯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實驗室有一包白色粉末,設計實驗初步證明了白色粉末 A 的成分都是鉀鹽(且 不含氫元素)。有關數據如下圖所示:
(1)寫出題中產生氣泡的反應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
(2)根據已知條件列出A中參加反應的固體質量(x)的比例式 ___________ ;
(3)A中鉀鹽成分的化學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用 數 據 描 述 在 加 入 氫 氧 化 鉀 溶 液 至 恰 好 中 和 , C 中 溶 質 的 質 量 變 化 情 況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計算所得 D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_______________ 。
K2CO3+2HCl=2KCl+H2O+CO2↑ 138/44=x/4.4g K2CO3、KCl 氯化氫由 7.3g 減少至 0g,氯化鉀由 16.1g 增加至 31g 10% 【解析】(1)碳酸鹽能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且白色粉末 A 的成分都是鉀鹽,故產生氣泡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K2CO3+2HCl=2KCl+H2O+CO2↑;(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五四學制)聯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區分下列各組物質,所用的兩種方法都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羊毛線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燃燒的產物較疏松,用手指輕輕一壓就成粉末,而滌綸線的燃燒產物是顆粒,可用燃燒觀察法區別羊毛線和滌綸線;羊毛線和滌綸線在顏色上沒有差別,不能鑒別,錯誤;B、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出熱量,但氫氧化鈉溶液加水溫度無明顯變化,無現象,不可以鑒別,錯誤;C、黃金化學性質不活潑在空氣中加熱不會變黑,而黃銅在空氣中加熱會變黑;加入鹽酸后金不與鹽酸反應,而黃銅中的鋅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五四學制)聯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 .衛生間的大理石地面有污漬,可以用潔廁凈清除
B.自來水可以不經過煮沸消毒直接用于洗滌衣物
C.油鍋內的油著火可以用水滅火
D.用亞硝酸鈉代替食鹽炒菜
D 【解析】A、衛生間的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潔廁凈顯酸性,會發生化學反應,不可以用潔廁凈清除,錯誤;B、自來水經過沉淀、過濾、吸附、消毒殺菌,可以直接用于洗衣服,正確;C、油鍋內的油著火可以用鍋蓋蓋滅,不能用水滅火,要用鍋蓋蓋滅,錯誤;D、因為亞硝酸鈉有毒,含有工業鹽的食品對人體危害很大,有致癌性,故不能用亞硝酸鈉代替食鹽炒菜,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2018屆九年級教學質量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t1℃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所示,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燒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 燒杯①的溶液是硝酸鉀溶液
C. t1℃時燒杯②的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5 %
D. 若燒杯①和燒杯②的溶液都升溫到t2℃時,兩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 【解析】A、燒杯①的底部沒有固體剩余,剩余溶液可能是不飽和溶液,也可能是飽和溶液,錯誤; B、t1℃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①的底部沒有固體剩余,②的底部有固體剩余,說明在t1℃時,①的溶解度大于②的溶解度,所以燒杯①的溶液是氯化鉀溶液,燒杯②的溶液是飽和的硝酸鉀溶液,錯誤;C、根據B選項的分析可知,燒杯②的溶液是飽和的硝酸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質量檢測模擬二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用砂紙打磨過的鎂條加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產生大量氣泡,且試管壁發熱。但是在分組實驗中,部分小組的同學還發現:試管中出現白色不溶物。
【提出問題一】為什么有的小組會出現白色不溶物?
【實驗探究一】
在4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相同溶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形狀大小相同、用砂紙打磨過的鎂條,實驗記錄如下表:
試管 | A | B | C | D |
鎂條長度 | 1cm | 2cm | 3cm | 4cm |
不溶物 | 無 | 少量 | 較多 | 很多 |
【實驗結論】通過上表可知,出現白色不溶物與______有關。
【提出問題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查閱資料】
①在MgCl2溶液中,MgCl2能與水反應,生成Mg(OH)2或Mg(OH)Cl。
②AgNO3與可溶性氯化物反應,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③Mg(OH)2和Mg(OH)Cl均為白色固體,不溶于水,能與鹽酸、硝酸等反應。
【猜想與假設】
I.是沒有參加反應的鎂;
II.是生成的MgCl2過多而析出晶體;
III.是生成的Mg(OH)2白色沉淀
IV.是生成的Mg(OH)Cl白色沉淀
【實驗探究二】
對【實驗探究一】D試管中的物質過濾,并將得到的白色不溶物分成三份,分別放入三支試管中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實驗1 | 適量的稀鹽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假設I不成立 |
實驗2 | 適量蒸餾水,充分振蕩 | 不溶物沒有減少 | 假設II_____ |
實驗3 | ①適量的稀硝酸 ②向所得無色溶液中加入幾滴_________溶液 | ①不溶物立即溶解 ②出現白色沉淀 | 白色不溶物一定含有__元素,說明假設Ⅲ不成立,假設IV成立。 |
【實驗反思】
(1)甲同學對上述實驗3的結論提出疑問,他認為實驗3設計不嚴密,要驗證假設IV是否成立,在進行實驗3之前應該___________。
(2)在老師的指導下,實驗小組最終確定白色不溶物為Mg(OH)Cl,寫出鎂與鹽酸反應生成Mg(OH)Cl和氫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與鎂條的用量 無氣泡產生 不成立 硝酸銀 氯 排除溶液中氯離子的干擾 Mg+HCl+H2O=Mg(OH)Cl+H2↑ 【解析】本題考查了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金屬、鹽的化學性質,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氯離子的檢驗等。 實驗探究一: 實驗結論:根據實驗最初沒有不溶物剩余,隨著鎂條長度增加,不溶物也在增加,通過上表可知,出現白色不溶物與鎂條的用量有關; 實驗探究二: 實...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