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樂山”,“水”是樂山不可或缺的城市符號。愛樂山,就要愛護樂山的水資源。節約用水、防止水污染應成為我們的自覺行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生活中改變不良的用水習慣,盡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農業生活中改變灌溉方式,變漫灌為噴灌或滴灌,以節約用水
C.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應遵循“先凈化,后排放”的原則
D.采用燃燒氫氣的方式生產水,以補充城市飲用水資源的不足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保護水土資源人人有責,為了測定一定量黃河水中泥沙的質量,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
(1)該操作的名稱是 ,該實驗還應補充的儀器名稱是 ,其作用是 ;
(2)補充上述儀器后,該實驗還有兩處錯誤:
①過濾時濾紙的邊緣高于了漏斗的邊緣;
② .
(3)改正錯誤后,若濾液仍然渾濁,則可能的原因是 ;(寫一條即可)
(4)證明得到的透明濾液是混合物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H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B是常用調味品,E、F的俗稱分別是熟石灰、純堿。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
(1) 寫出A、B的化學式:A ,B 。
(2) 在物質的分類中,D屬于 (填“酸”、“堿”、“鹽”或“氧化物”)。
(3) 圖中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 。
(4) 圖中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成語是中華民族漢語言文化的瑰寶,很多成語從化學的角度理解別有一番含義。通過化學課中對水資源的學習,成語“細水長流”可理解為( )
A.在家用細細的長流水洗衣服或刷牙
B.節約每一滴水,形成“細水長流”的水資源觀
C.地球淡水儲量豐富,可供人類永久使用
D.水龍頭漏水可讓其“細水長流”,方便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環境和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下列選項前后關系不正確的是
A.保護金屬資源—防止鐵制品生銹
B.提高糧食產量-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
C.減少環境污染—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D.減少水體污染—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隨著城鎮化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日益受到關注。
(1)水是人類最寶貴的自然資源,也是我們身邊的一種重要物質。在凈化雨水的實踐活動中,小明用可樂瓶、吸管等物品自制了一個簡易凈水器(下圖①所示)凈化雨水,你認為下列水的感官性指標中的前兩項是通過 (填寫名稱)吸附作用達到的。
①不得呈現異色,②不得有異嗅異味,③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④水應清澈透明。
(2)在實驗室用上圖所示裝置(如圖②所示)探究水的組成時。當接通電源一段時間后,試管1、和試管2內分別得到無色氣體,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由該實驗可知水的組成元素是 (填寫名稱)。
(3)當今世界上有20億人口面臨淡水危機。為了解決這一危機,請你從保護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提出兩條切實可行建議 。
(4)化石燃料中的煤、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在它們當中屬于氣體燃料的是 ,其主要成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5)為了使固體燃料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和節約能源,請結合固體燃料的實際應用和所學知識,提出一條具體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面關于水電解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B.實驗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C.水電解的化學方程式:2H2O===2H2↑+O2↑
D.若a試管氣體為5 mL,則b試管氣體為1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事實對應的解釋錯誤的是( )
序號 | 事實 | 解釋 |
A | 在花園中可聞到花香 | 分子在不斷運動 |
B | 用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CO2分子 | CO2分子很小 |
C | 50毫升水與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總體積小于100毫升 | 分子之間有間隔 |
D | 冰受熱變為水,水受熱變為水蒸氣 | 分子可以再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科學原理和實驗事實為依據進行推理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關結論合理的是( )
A.原子和分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學變化中也不能再分
B.元素種類在化學反應中不發生變化,所以化學反應中只有元素種類不發生變化
C.實驗室制取氧氣必須使用含氧物質,但含氧物質不一定都能制取氧氣
D.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所以只有分子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