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樣于試管中,通入二氧化碳 | 出現白色渾濁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樣于試管中,滴入幾滴稀鹽酸. | 沒有氣泡產生 | 不含Na2CO3,所以乙的猜想不成立 |
分析 利用對碳酸鈉和澄清石灰水完全反應生成物的認識,及不完全反應的碳酸鈉過量或澄清石灰水過量的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物質存在的可能,完成對物質組成的猜想;
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可以發生反應,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對猜想中物質存在的可能性進行分析,對幾種猜想進行評價;
利用氫氧化鈣與氫氧化鈉性質或變化規律的不同,選取行當的物質設計實驗證明溶液中氫氧化鈣的存在.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可放出氣體二氧化碳,但若溶液中存在氫氧化鈉時,產生的少量氣體二氧化碳又會被溶液中氫氧化鈉吸收,而觀察不到有氣體放出的現象,因此,此時需要加入較多量的稀鹽酸.
解答 解:(1)丙同學在進行猜想時,沒有考慮到碳酸鈉和氫氧化鈣都有剩余時,反應還會繼續進行;因此,猜想錯誤;故填:丙;因為Na2CO3與Ca(OH)2要發生反應,不可能共存;
(2)碳酸鈉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發生反應,若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為氫氧化鈉溶液;若反應中碳酸鈉有剩余,所得溶液中溶質則為氫氧化鈉與碳酸鈉;若反應中氫氧化鈣溶液有剩余,所得溶液則為氫氧化鈉溶液與氫氧化鈣的混合溶液;其它兩種可能已被另兩位同學做了猜想,所以,我的猜想只能為:氫氧化鈉溶液與氫氧化鈣溶液的混合物;
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同屬于堿,其化學性質很相似,但在發生反應時的現象卻因金屬離子的不同而不同;如與氣體二氧化碳反應時,氫氧化鈣能形成沉淀而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因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鈉而無明顯現象;因此可利用變化時現象的不同,證明氫氧化鈣的存在;
故答案為: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通入二氧化碳 | 出現白色渾濁 | 溶液中含有 Ca(OH)2 |
點評 對反應后所得溶液的組成進行猜想時,首先可以確定反應后的生成物的存在,然后還要考慮反應物的過量情況,對所得溶液進行猜想,并據物質的性質設計實驗和依據相關知識分析解答問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表示雙氧水是由水和氧氣化合而成的 | |
B. | 雙氧水在催化劑的存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 | |
C. | 2個雙氧水分解生成2個水和1個氧氣 | |
D. | 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每34份質量的雙氧水分解生成16份質量的氧氣和18份質量的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氣味 | B. | 碳酸鈉粉末易溶于水 | ||
C. | 氨水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 D. | 四氧化三鐵是黑色固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