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結合下圖回答實驗室制備氣體的問題:
(1)指出儀器名稱:a ;
(2)實驗室制取氧氣可選用的收集裝置為 (填字母序號),若選用 裝置制備氧氣,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用E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怎樣證明二氧化碳已經收集滿了 .
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與選取方法;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 |
專題: |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
分析: | (1)要熟悉各種儀器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方法; (2)通常情況下,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 (3)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 |
解答: | 解:(1)a是試管,常用作反應容器. 故填:試管. (2)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用E裝置收集,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裝置收集; 若選用B裝置制備氧氣時不需要加熱,應該用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故填:C或E;B;2H2O2 (3)用E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時,證明二氧化碳已經收集滿的方法是:把燃燒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燃燒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 故填:把燃燒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燃燒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 |
點評: | 本題綜合考查了學生的基本實驗能力,涉及儀器的用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裝置選擇、實驗基本操作等知識,只有綜合理解化學知識才能夠正確的解答.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發現,通常不選用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反應生成硫酸鈣微溶物覆蓋在固體的表面,阻礙了大理石與稀硫酸的接觸,反應速率逐漸減慢甚至停止。為此,該小組設立研究課題: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和適當的反應溫度制取二氧化碳。
[實驗一] 選擇合適濃度的硫酸
操作:在28℃時,用裝有5mL硫酸溶液的注射器向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注入硫酸,記錄15分鐘內生成氣體的體積,見下表:
試管編號 | 1 | 2 | 3 | 4 | 5 |
硫酸濃度(%) | 15 | 20 | 25 | 30 | 35 |
氣體體積(mL) | 35 | 47 | 55 | 51 | 42 |
①稀硫酸與大理石反應,在28℃時,選用硫酸的濃度最合適為 %,因為濃度小于或大于此濃度對反應的影響是 。
[實驗二] 選擇合適的反應溫度
操作:往盛有1g直徑為2mm大理石的大試管中分別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反應的情況,得出結論。
②在合適的硫酸濃度下,應選擇最合適的反應溫度為70℃。
③除選用適當的溫度和合適濃度的硫酸之外,在反應過程中,為防止硫酸鈣覆蓋在大理石上,應增加 操作,更有利于氣體的制備。
④該研究小組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該反應速率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
試管編號 | A | B |
試管內藥品 | 1g塊狀大理石與5mL25%稀硫酸 | 1g粉末狀大理石與5mL25%稀硫酸 |
現象和比較 | 有少量氣泡 | 迅速產生較多氣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Sb2O5是一種重要的阻燃劑.用X來生成該阻燃劑的化學方程式為:X+2H2O2═Sb2O5+2H2O.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推斷X的化學式為( )
| A. | SbO2 | B. | Sb2O3 | C. | HSbO3 | D. | H3Sb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天平的左右兩個托盤上,各放一質量相等的燒杯,其中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如果分別將下列四組中的兩種物質放入左右兩個燒杯內,充分反應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
| A. | 等質量的鋅和銅 |
| B. | 等質量的鋅和鐵(反應后燒杯內酸都有剩余) |
| C. | 等質量的鋅和鐵(反應后燒杯中兩種金屬均有剩余) |
| D. | 等質量的氧化銅和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檢查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純度,取該樣品12g放入燒杯中,再向燒杯中加入35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反應后燒杯中剩余固體物質和溶液共42.6g,
(1)反應生成CO2的質量為 g;
(2)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CO是一種無色、無味、具有可燃性的有毒氣體.有科學家利用一種復雜的金屬復合物研制出新型高靈敏度的CO探測器,它能通過顏色變化來探測空氣中是否含有CO.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無色、無味、具有可燃性,都是CO的物理性質
B.CO探測器用于空氣質量監測,可以讓人們及時了解空氣質量狀況
C.CO有毒,是因為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影響血液對氧氣的輸送
D.發現有人CO中毒時,應將病人迅速轉移到清新的空氣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