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宏觀一微觀”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化學學科必備的思維方式。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反應中甲、乙、丙、丁都屬于化合物 B. 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比為60:224
C. 反應生成丙、丁分子個數比為1:1 D. 該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圖中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發生裝置 | 收集裝置 | 洗氣裝置 |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
(2)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收集裝置為(填字母序號)________.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若用F裝置收集二氧化碳,則氣體應從F裝置的________(填“①”或“②”)端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為探究“影響鐵制品銹蝕快慢的因素”,取同濃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右圖裝置完成表中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序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實驗溫度/℃ | 25 | 25 | 70 | 70 |
試劑 | 稀氨水 | 稀醋酸 | 稀氨水 | 稀醋酸 |
出現鐵銹 所需時間 | 1天 未見銹蝕 | 5分鐘 | 1天 未見銹蝕 | 1分鐘 |
(1)鐵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學式)。
(2)實驗②和④可探究________因素對鐵制品銹蝕快慢的影響;欲探究試劑酸堿性對鐵制品銹蝕快慢的影響,應選擇的實驗是______________(填實驗序號)。
(3)根據表中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寫出1點即可)。
(4)影響鐵制品的銹蝕快慢除上述因素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1點即可),請設計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是一個“珠漏“,A首先漏下,A﹣F分別代表6種初中化學的常見物質:氧氣、木炭、碳的某種氧化物、鐵、氧化鐵、硝酸銀。
珠子漏下的規律:
①相對分子質量最大的第一個漏下;
②先漏下的珠子帶動下一顆相互間能反應的珠子漏下,從而實現按A﹣B﹣C﹣D﹣E﹣F的順序漏下。
(1)請寫出以下物質的化學式A_____E_____。
(2)“碳的某種氧化物”是_____,它是A~F中的_____。
(3)請寫出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興趣小組的同學想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他們取9克石灰石于燒杯中并慢慢加入鹽酸,測得反應過程剩余固體質量與加入鹽酸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石灰石中的雜質不與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石灰石中所含雜質的質量是_____g
(2)通過計算求所用石灰石中含碳酸鈣的質量分數以及生成二氧化碳質量_____、_____(該結果精確到0.1g)
(3)當加入_____克鹽酸時,反應恰好停止。
(4)根據以上數據畫出產生的氣體與加入的鹽酸質量的關系圖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甲、乙、丙、丁、戊表示初中化學幾種常見的物質,且分別是由O、C、Fe、Cu中的一種或兩種元素組的。在通常情況下,甲、乙、丙與其他物質的狀態不同,其中乙、丙為化合物,丙中兩種元素質量之比為3:8;戊為紫紅色固體,圖中“一”表示兩端的物質間能夠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或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判斷中,錯誤的是
A. 丙的化學式CO2 B. 乙可作為燃料
C. 丁→戊的轉化基本反應類型屬置換反應 D. 甲的化學式為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銅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生成銅綠,銅綠的主要成分為堿式碳酸銅(化學式:Cu2(OH)2CO3),
銅綠的成分有多種,其化學式也可表示為xCu(OH)2·yCuCO3。
(1)孔雀石呈綠色,是一種名貴的寶石,其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某興趣小組為探究制取孔雀石的最佳反應條件,設計了如下實驗:
(已知:2Cu(NO3)2+2NaOH+Na2CO3===Cu(OH)2·CuCO3↓+4NaNO3
實驗1:將2.0mL9.0%的Cu(NO3)2溶液、2.0mlL2.0%的NaOH溶液和2.0%的Na2CO3溶液按表I所示體積混合,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2:將合適比例的混合物在表Ⅱ所示溫度下反應,實驗記錄如下。
①為了避免銅生銹,銅應盡量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室制取少許孔雀石,應該采用的最佳溫度條件是_______________;
③80℃時,所制得的孔雀石有少量黑色物質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實驗小組為測定上述某條件下所制得孔雀石(xCu(OH)2·yCuCO3)樣品組成,利用下圖所示的裝置(夾持儀器省略)進行實驗: (已知:堿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濃硫酸有吸水性)
①裝置E中堿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充分反應后,某同學在實驗過程中采集了如下數據:
a.反應前玻璃管與樣品的質量163.8g; b.反應后玻璃管中殘留固體質量56.0g;
c.裝置C實驗后增重9.0g; d.裝置D實驗后增重8.8g
根據上述有關數據及計算結果,寫出該樣品組成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地殼中含有豐富的氧、硅、鋁、鐵等元素.如圖是四種元素的有關信息,關于四種元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氧元素的原子序數為8
B.鐵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鋁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
D.硅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8.0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臭氧(O3)是對于環境有重要影響的物質,興趣小組對其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O3微溶于水:
②O3常用于消毒等,但濃度超標時對人體有毒副作用;
③品紅溶液為紅色,遇強氧化劑(如O3)會變味無色。
探究一·臭氧的制備
(1)寫出儀器①名稱___________。
(2)圖中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將A中制得的氧氣一次通過圖中B→E裝置。
①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開始,先通過一段時間氧氣,合上C裝置電源開關,在電火花作用下O2會轉化為O3,該反應是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探究二·臭氧含量的測定
D中反應原理為:2KI+O3+H2O 2KOH+I2+O2,當E中出現現象時,可知D中反應完全。從安全、環保角度看,上述裝置不足之處是____________。
(6)若D中生成碘12.7mg,則理論上應吸收O3_______mg(O3、I2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48.254)。
探究三·影響臭氧分解的因素
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條件下,某濃度的O3在濃度減少一半所需的時間(t)如下表所示。
溫度 分鐘 pH | 3.0 | 4.0 | 5.0 | 6.0 |
20 | 301 | 231 | 169 | 58 |
30 | 158 | 108 | 48 | 15 |
40 | 31 | 26 | 15 | 7 |
(7)①分析表中數據,臭氧的分解速率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②據表推測O3在下列條件下分解速率從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_(填序號)。
a.20℃、pH=3.0 b.30℃、pH=4.0 c.50℃、pH=6.0
③臭氧在水中分解是臭氧與水反應生成氧氣和過氧化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