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應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當2.8 g 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3.6 g D,則C的質量為( )
A.8.8 g B.9.6 g C.6.8 g D.4.4 g
A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則化學方程式中兩物質的質量比為7∶24,設2.8 g A完全反應需要B的質量為x,則: A+3B=2C+3D 7 24 2.8g x 3.6g 7∶2.8 g=24∶x得x=9.6 g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C的質量=2.8 g+9.6 g-3.6 g=8.8 g,則C的質量為8.8 g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一定條件下,下列物質的轉化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A. Fe—Fe3O4 B. Fe2O3—Fe C. H2O2—H2 D. CO2—O2
C 【解析】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可以實現該轉化,正確;B、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可以實現該轉化,正確;C、該轉化無法一步實現,錯誤;D、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實現該轉化,正確。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臺市2017-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化學綜合試卷檢測卷 題型:實驗題
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反應沒有明顯現象,為驗證CO2與NaOH能夠發生反應,某同學按下圖組裝實驗裝置,并進行實驗。
(1)有時藥品滴加順序會影響實驗現象。如果觀察到的現象是氣球先膨脹,后變癟”,則加入試劑的順序應該是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先加入鹽酸,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
B.先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再加入鹽酸
(2)請解釋氣球“先膨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氣球“后變癟”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NaOH與CO2反應,瓶中壓強減小 2HCl+Na2CO3=2NaCl+H2O+CO2↑ 【解析】(1)如果先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再加入鹽酸,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時,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導致瓶內氣壓減小,能夠觀察到氣球先膨脹,后變癟,故選B;(2)氣球“先膨脹”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導致瓶內氣壓減小;(3)氣體“后變癟”,是因為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實驗室加熱5.0g質量高錳酸鉀使部分高錳酸鉀分解,稱量剩余物的質量為4.68g,
(1)此時生成氧氣的質量為___________g;
(2)此時有_____________克二氧化錳生成? (寫計算過程)
0.32g 0.87g 【解析】(1)由質量守恒定律得,生成氧氣的質量為5.0g-4.68g=0.32g (2)設生成0.32g的氧氣可生成二氧化錳的質量為x 2KMnO4K2MnO4 + MnO2 + O2↑; 87 32 x 0.32g = 求得x=0.87g 。 答:生成氧氣的質量為0.32g,生成二氧化錳的質量為0.87g。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下列物質A、B、C、D都是初中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它們之間具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反應條件、有些反應物或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與B的組成元素相同,C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1)試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B為___________, D為_____________。
(2)寫出A→B+C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 H2 2H2O2 =2H2O+ O2↑ 【解析】(1)C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C是氧氣,則A是過氧化氫,B是水,B可以生成D,D可以生成B,故D是氫氣,故B的化學式為H2O, D的化學式為H2; (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反應方程式為2H2O2 =2H2O+ 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現有反應:Cu+2H2SO4(濃)CuSO4+X↑+2H2O,則其中X的化學式是
A. SO2 B. O2 C. SO D. SO3
A 【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物中有1個銅原子,4個氫原子,2個硫原子,8個氧原子,生成物中的已知物中已經有1個銅原子,1個硫原子,6個氧原子,4個氫原子,故X中含有1個硫原子和2個氧原子,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化學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為( )
A.15 B.14 C.13 D.10
C 【解析】首先配平化學方程式:2C2H2+5O22H2O+4CO2,再把各系數的和加起來:2+5+2+4=13,因此A、B、D選項都錯誤.故答案為: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丹東市2018屆九年級結束課程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A、B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將t2℃時160g A物質的飽和溶液蒸干, 理論上可以得到A物質的質量是________g。
(2)將t2℃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 降溫到t1℃,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A______B。 (填“﹥”“﹤”“=”)
(3)若A物質中混有少量的B物質,可以用______方法提純A.
(4)現有B物質的不飽和溶液,可以用_______的方法使之變為飽和溶液(填“升高溫度”或“降低溫度”).B物質有可能是______(用化學式表示)。
(5)“冬天撈堿,夏天曬鹽”,句中的“堿”的溶解度曲線符合圖中的_______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60 ﹥ 降溫結晶 升高溫度 Ca(OH)2 A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1)t2℃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60g,160g A物質的飽和溶液蒸干, 理論上可以得到A物質的質量是160g﹣100g=60g。(2)A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B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少,t1℃時兩者溶解度相等,t2℃時A溶解度大于B,將t2℃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A﹥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常用KClO3和MnO2制取O2,MnO2起__________作用;
(2)CaO能與H2O反應,可用作食品干燥劑,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催化 CaO+H2O=Ca(OH)2 【解析】(1)實驗室常用KClO3和MnO2制取O2,MnO2起催化作用; (2)氧化鈣可以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方程式為CaO+H2O=Ca(OH)2;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