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化學方程式不能獲得的信息是
A.該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 B.反應發生所需要的條件
C.化學反應的快慢 D.參加反應的分子、原子的相對數目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同學在使用“除垢凈”去除熱水瓶中的水垢時,發現有大量的氣泡產生.聯想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小明猜想“除垢凈”的成分中可能有酸.
(1)為證實自己的猜想,小明從家中又找來兩類不同的物質進行實驗:
實驗一: ;
實驗二: .
經實驗,小明得出“除垢凈”的有效成分中一定有酸的結論.
(2)小明想試制一瓶“除垢凈”,你認為HCl、H2SO4兩種酸中的 更合適,理由是 .
(3)結合上面對“除垢凈”的了解,在使用“除垢凈”時應注意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四個圖象分別表示四個化學興趣小組活動中的數據及處理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
| A. | 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 |
| B. | 相同質量的鋁片和鋅粉分別放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 |
| C. | 一定量的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鐵片 |
| D. | 一定量的石灰石加入到足量的稀鹽酸中(不考慮水、氯化氫的揮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化學的視角認識世界,下列對事實解釋錯誤的是
A.食物腐敗:分子發生了變化 B.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C.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運動 D.H2和O2的性質不同:構成它們的分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能夠達到目的的是
A | B | C | D |
| | | |
測定空氣中氧氣 含量 | 比較MnO2和Fe2O3 的催化效果 | 收集氧氣并測量 氧氣的體積 | 探究可燃物燃燒的 條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① 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氮氣、氧氣、氦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氣的成分。請用化學式填寫:占空氣體積78%的是 (1) ;固態時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 ;可用于制成霓虹燈電光源的是 (3) 。
② 人類生活離不開水。在水的凈化過程中加入氯氣的作用是 (4) ;公共場所利用“活性炭+超濾膜+紫外線”組合工藝獲得直飲水,其中活性炭起 (5) 作用;醫療中常用的生理鹽水是0.9%的食鹽水,其中溶質是 (6) (填化學式);水是生命之源,能證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實驗是 (7) (填編號)
A.水的蒸發 B.水的凈化 C.水的電解 D.氫氣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敞口放置的濃硫酸,放置過程中,溶質質量分數會減小
B.通過相互刻劃的方法,發現黃銅片的硬度比銅片大
C.鑒別碘和高錳酸鉀,可分別取少量加入水中并振蕩,然后觀察現象
D.化學反應常常伴隨著能量變化,因此有能量釋放的變化都是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家養魚購進了一批魚池增氧劑——顆粒氧(右圖)引起了小明的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該顆粒氧的有效化學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1)常用魚池增氧劑的成分為過氧化鈣(CaO2)或過碳酸鈉(2Na2CO3·3H2O2)。
(2)過氧化鈣和過碳酸鈉都是白色固體,過碳酸鈉具有Na2CO3和H2O2的雙重性。
(3)過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兩種產物,其中一種為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I | 取少量顆粒氧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水震蕩,_______。 | 有微弱氣泡產生,液 | 顆粒氧與水接觸能緩慢釋放氧氣。 |
II | 取步驟I 中上層清液,通入二氧化碳 | 無明顯現象 | _______。 |
III | 取少量顆粒氧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顆粒氧能與稀鹽酸反應 |
IV | 將步驟III所得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該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
得出結論:該顆粒氧的有效化學成分為2Na2CO3·3H2O2
反思與評價:小明通過上述實驗發現,Na2CO3與CaCO3具有相似性,該相似性是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