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反應的微觀粒子示意圖,根據示意圖提供的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水可以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 |
| B. | 水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 |
| C. | 氫元素和氧元素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可生成水分子 |
| D. | 每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在一定條件下可生成兩個水分子 |
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 | |
專題: | 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
分析: | 根據氫氣和氧氣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氫氣由氫分子構成、氧氣由氧分子構成、水由水分子構成;每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每個氧分子由2個氧原子構成,每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利用微觀圖所反映出的以上信息,對比分析反應前后分子構成、原子的種類的關系,對選項進行判斷. |
解答: | 解:A、該過程反映的是氫氣與氧氣反應生成水,不是水分解的過程,故說法錯誤; 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而1個水分子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故說法錯誤; C、整個過程反映的是水形成的微觀過程,可以看出水分子是由氫氧兩種原子構成,該選項混淆了宏觀與微觀對反應過程的描述,故說法錯誤; D、從圖示可以看出在反應時每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在一定條件下可生成兩個水分子,故說法正確; 故選D |
點評: | 該題是利用微觀知識對宏觀反應描述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讀懂微觀示意圖并結合物質的構成及組成知識對選項進行的分析.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常壓下在實驗室收集NH3(氣體),與選擇收集方法無關的信息是( )
| A. | NH3的密度 | B. | NH3在水中的溶解性 |
| C. | 空氣的密度 | D. | NH3的質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蘭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后發現測定氧氣的體積數低于,針對這一事實,你認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 A. | 查看裝置是否漏氣 |
| B. | 實驗中可能紅磷的量不足,沒有將瓶內氧氣耗盡 |
| C. | 實驗中可能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使進入瓶內水的體積減小 |
| D. | 將紅磷改為木炭再重做實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微粒符號回答下列問題:
(1)2個氫原子 ;(2)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3)正三價的鐵元素 ;(4)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微粒 ;
(5)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面是某學生學完化學用語后一次練習的部分內容,其中不正確的是( 。
| A. | CO2: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還表示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
| B. | 2O:表示2個氧原子 |
| C. | Mg2+:其中“2”表示鎂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
| D.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